正文 趁虛而入(1 / 2)

老子曰: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第十六章

這世間,一切原本都是空虛而寧靜的,萬物也因而能夠在其中生長。因此要追尋萬物的本質,必須恢複其最原始的虛靜狀態。萬物的生長雖蓬勃而複雜,其實生命都是由無到有,由有再到無,最後總會回複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虛靜的,虛靜是生命的本質,這種生命的本質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這種自然常道的,是為明智,不能合乎這種自然常道的,常會帶來禍端。

給老板的啟示:市場的“空白點”就是商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時時刻刻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就是財富源源不斷的“空擋”。

中國古代商人都熱衷於通過糧食、鹽、茶、棉布的買賣來賺大錢,這是因為這些日常用品是每個人正常急需的東西,這方麵的“空擋”是永遠填不滿的。一味追逐暴利,熱衷於賣精品,講氣派,而忘卻了“急需”一詞,等於放棄了廣闊的市場。

元明兩代,政府曾實行棉布、棉花實物征賦製度,這一製度對廣大江南地區來說不存在很大問題,但對陝西這個未曾種植棉花,缺乏紡織經驗的地區來說,問題就比較大了。他們要麼向別的出產棉布的地方去購買,要麼自己學會植棉、紡織。可是對於當地的老百姓而言,要想很快學會植棉、紡織談何容易?況且還要解決種籽、土壤、肥料、氣候等一係列問題。相比之下,還是向外購買要方便一些。於是為了應付賦稅的交納,陝西人不得不向外地購買棉花棉布,而精明的商人就利用陝西缺少棉布這一事實,大做棉布生意。此外,陝西還需要負擔軍隊的“寒衣”、老百姓自己的消費等,棉布生意便特別興隆了。清初上海人葉夢珠《閱世編》裏記載著許多陝商到鬆江販布的事例:“前朝棉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貨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十萬計,多或數十萬兩,少亦以萬計,以故牙行奉商如王侯,而爭布商如對壘……”

這裏描寫的情景十分壯觀、自然。陝西商人的精明之處就是抓住了當時當地的“空擋”做生意,陝商十分熱衷的生意還有茶、鹽、酒等。如果他們一味熱衷於珠寶等大買賣,效果一定不如貿布那麼好。

在某一地方做生意,必先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當地急需些什麼,然後“趁虛而入”,站穩腳跟,切忌跟在別人後麵一哄而起湊熱鬧,趕時髦。例如明代的閩商因與外商交往比較多,他們就能大做珠寶、文物、醫藥商品買賣,相比之下,他們的棉布生意就不如內地那麼大,所謂“機遇”,一定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來把握,同時還要顧及自身具有的條件,揚長避短,因時因地製宜。

戰國時期,鄭國有一個大臣叫公叔,住在都城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的東郊。他家世世代代以種樹為業,成了富甲鄭國的大戶。他的鄰居是一位窮苦人,見他家靠種樹致富,便也種起樹來,結果僅僅能夠養家糊口,卻一直富不起來,這其中的奧妙何在呢?

原來,公叔家中種樹,善於根據樹的材質和生長快慢來區別對待,如鬆、楠、橋、柏這一類的樹,材質優良,長成後可以做建造官室的棟梁來用,但是這種樹,必須種植三五十年以後才能成材。而像檉、柳、樸這一類的樹,便於成活,生長迅速,但這類樹材質低劣,隻能做燒柴來用,如果從眼前利益來考慮,那麼種植能夠做棟梁用的鬆、楠、橋、柏一類的樹得利緩慢,而種植檉、柳、樸一類的樹得利迅速。但是如果從長遠利益來考慮,柳、樸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