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往老頭子寢宮的路上,李順心緒極為不寧。
他不知道自家老頭為什麼突然會問出這個問題,但他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這讓他有些擔憂自己這一去,會不會聽到什麼噩耗,比如像上次一樣被趕去明王寺修行。
要知道老頭子一言既出,便是一千頭馬也拉不回來。君命難違啊,身為兒子和臣子,李順生怕他病入膏肓,腦子一熱,就把自己的下半生幸福給毀了。
其實自從五歲從別人口中得知自家老頭子對自己如此冷淡的原因,直到十歲以前,李順都對自己這個父王沒有什麼敬意,甚至有點仇視。
十歲以前的李順,感覺自己就像平民家養的一條狗。若是被那老頭子看到了,還能得到兩聲使喚。若是看不到,就像被遺忘了一樣,從來不會被召見,也不會被主動探望。
尤其是李驥離開後,李弗又早早入明王寺修行,活在宏偉華麗的皇宮之中,李順覺得自己如同一個孤魂野鬼。
什麼太監、宮女都知道這位小王子不為君主所寵,宮內人人都把他當成是空氣。
曾有一段時間,李順故意在宮中胡作非為,想要引起老頭子和別人的注意。隻是一開始還有人會搭理他,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再把他的胡鬧當回事了。
再之後,李順就成了眾人口中脾性頑劣的紈絝。
到了如今,習慣了我行我素的李順已經升級成為建安乃至南唐最大的紈絝。
建安誰人不知,李家大郎身處異國,雖為質子,仍不忘和大周朝廷上下鬥智鬥勇,為南唐從大周手中爭取來無數優待。李家三郎卻喜歡和些個不成器的官宦子弟夏鬥蟋蟀冬鬥雞。
又有誰人不知,李家二郎豪情幹雲,醉臥沙場笑荒狼;三郎糜爛無度,日日醉躺美人膝,眼中隻有美嬌娘。
成長的環境很重要啊。每次聽到別人在背後喚自己敗家子,李順都會在心中默默地安慰自己。
從小在冷冰冰的高牆之下長大,若是不自己找些娛樂,早就被逼成神經病了,哪能像現在這般活潑開朗。
一路思索著,李順已是來到了老頭子的寢宮前。
門外太監見到李順,慌忙行禮,態度極為恭敬。
自從十歲那年,老頭子一步三拜,抱著他從王宮一路拜至建安城外的明王寺,再以南唐百姓十年稅賦換取修閉口禪百餘年的明王寺方丈正賢一語後,宮中人對他再不敢像從前那般冷眼相待,對他是變得比奴才還奴才,是為狗奴才。
王宮至明王寺,不過五十多裏路,老頭子這一步三拜卻是足足走了一天一夜。
一生隻娶了一位夫人,又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謙卑至斯,南唐國君之至情至聖,當真是感動了天下人。
那一天,淚滿建安淹萬巷,多少建安百姓為自己君主感天動地的行為哭幹了眼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老頭子崇高的聲名再次得到升華。而李順紈絝之名,真正為南唐人所知便是自那日起。
折盡明王寺三十年一開花的業蓮,導致明王寺六十年不得業蓮子。又搖落了那棵三百年一結子的菩提,吃幹抹淨後跳入放生池中戲錦鯉。
都是些狗屁倒灶的逆天勾當,將明王寺百年積蓄毀於一旦,多少折損了明王寺的氣運。
明王寺和南唐一起同根,便也是損了南唐的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