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又出現了之前的奇怪感覺。他知道波函數坍縮這個東西嗎?如果知道,是怎麼知道的呢?從哪裏知道的呢?他聽見自己說:“薛定諤的貓。”
“對,薛定諤不接受觀測導致波函數坍縮的這個解釋,所以提出薛定諤的貓這一經典悖論。如果不觀測波函數就不會坍縮,態疊加就不會消失;那如果不開黑盒,貓難道會是既死又活著的疊加態嗎?按照傳統物理學的理解,觀測跟整個實驗過程是毫無關係的。你觀測電子也好,不觀測電子也好,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隻要你不幹預它的行為,怎麼可能影響實驗結果呢?但偏偏雙縫幹涉的量子擦除實驗證明了,‘觀測’這個本來應該跟實驗係統無關的行為對實驗的決定作用。沒人理解意識和觀測怎麼會跟物理世界的因果過程發生關係。
“這才是波函數坍縮概念的本質,承認我們不理解宇宙的微觀本質,承認我們不理解意識和觀測在這個宇宙中的真正意義。”
王瑞本來腦子裏一直想著秀龍、地震,還有自己的夥伴們,這時聽著聽著卻入了神,一時竟然忘了那些迫在眉睫的災難,“這個我有一點概念……”
“但是你還不知道這跟秀龍有什麼關係。”
“是的。劉子琦他爸說的延遲選擇實驗……”
“惠勒的延遲選擇實驗,本來大家認為這個實驗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隻是一個思想實驗,沒想到真有辦法做了出來。”那聲音說著,黑暗中竟慢慢浮現出一堆設備。說不清為什麼,王瑞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反而努力辨認著這些事物。那個聲音沒有向他解釋這些是什麼,他一個個仔細看著,竟然慢慢認了出來。
有單光子發射槍,後麵是雙縫擋板,然後是一堆複雜的東西。他自然而然地認了出來,棱鏡組、半透鏡、反射鏡、顯像屏。
“發現波函數坍縮之後,‘觀測’正式進入了物理世界,成為量子世界的一個關鍵決定性因素。針對觀測對波函數坍縮的決定作用,惠勒提出一個非常詭異的問題:量子通過雙縫擋板,再到最後的檢測屏是需要時間的,不管是光,還是電子,都有速度。就算光速快到每秒三十萬公裏,也是有速度的。實驗裝置有距離,那麼整個過程是會消耗時間的。
“光子到達觀測設備需要時間。這就很奇怪,因為雙縫在觀測設備之前,也就是說,從時間上,光子是先通過雙縫,然後到達觀測設備。”
聽到這裏,王瑞心中一顫,想到了什麼,但還不夠明朗。那聲音似乎讀懂了他的心思,也停了幾秒,才接著說:“有沒有觀測決定了波函數的狀態。實驗已經證明,如果坍縮,那光子就表現為粒子特性,通過雙縫時不會發生幹涉;如果處於態疊加,光子就表現為量子特性,會發生自我幹涉。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先通過雙縫,後麵才有觀測設備,那通過雙縫的時候,它怎麼知道後麵有沒有觀測設備、波函數有沒有坍縮呢?”
一陣極度的寒冷爬上了王瑞的脊椎。那聲音繼續說道:“如果雙縫離後麵的觀測設備有一光年,那光子穿過雙縫後要過一年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被觀測,但它通過雙縫時表現量子態還是粒子態已經在現在確定了,那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由一光年外有沒有這個觀測設備,也就是未來一年後有沒有這次觀測來決定。如果在物理世界裏,觀測真是這樣起作用的,這意味著未來可以決定過去,未來一年以後的事情能決定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