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唐到現在的爭論(2 / 3)

第二,戰略時機的問題

其實楊公寶藏又算得什麼?我在原書中看了好幾遍,最多不過武裝三萬軍,大概正好和李閥積累的物資(人脈不算)相當吧,李閥初起兵時,也是三萬軍,但是如是取得關中,別的不,五個十個楊公寶藏是有的,相比之下,單純的一個楊公寶藏,又算得什麼呢?

楊公寶藏的意義,就在於早期白手起家時,彌補一下和當時李閥過於強大的差距,如果等日後李閥已經取了關中,開始掃平下,那楊公寶藏的戰略意義就不是很大了

第三,取寶藏的時機

如果等李閥取了關中再去取寶藏,這就是當李閥是白癡了,運輸這些東西,十幾船,上千人是必須的,這瞞的過李閥嗎?

隻有在文章中的現在,李閥沒有入主關中,沒有占領長安,百萬人遷移,以當時的人力和技術,是無法一一監督的,趁亂時取之,才是最恰當的

第四:還有下布局的問題

我可以,在北方,胡人已經經過十幾個國家,並且經過二百年,胡人世家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幾乎滲透北方社會各個方麵,內部雖然相互爭奪,但是對外卻是統一的,除非你投胎到了胡人世家之中,不然你在北方白手起家,基本上隻有被聯合絞殺的下場

連隋煬帝都不得不逃到南方去,穿越者再強,早期在北方又算得什麼呢?更加不要這書中,還有胡教總代表慈航靜齋的打壓了

第五:再選在會稽郡原因

會稽郡是南方重鎮,曆史1000年,人口相對多,這是一個原因,其次就是再上麵就是餘杭和吳郡了,大家知道什麼是沈法興嗎?此人家族根基就在餘杭,自己又是吳郡太守,曆史上,此人掌握三千家私兵,誰在那裏起事隻有死路一條!

曆史上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在那二個郡站住腳跟,連李子通和杜伏威,一開始也不敢跑到那個地盤上

又杜伏威十八歲zhan有曆陽,擁兵十萬,此人在曆史上可絕對是英明神武的人,雖然白手起家,但是注意拉攏知識分子,建官製,嚴軍紀,絕對不是燒殺的主,本是一統下的料子,但是此人身雖然才,隻是到底年輕,結果輕易相信李子通,被伏擊,前功盡棄

但是這時,李子通和杜伏威都在江都,隋煬帝到江都,根本控製不了南方,他必須先解決掉這二個勢力再

因此,主人公選擇在會稽郡,至少二年內隻有他打人,沒有別人打他的分,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主人公擁有最關鍵的早期發展時間,這才是最重要的

善戰者無赫赫之名,大家看起來主人公一帆風順,但是實際上,裏麵種種戰略時機和大局控製,差一點就沒有這樣的經果,差一點就可能全軍滅亡的結果

雖然背景是大唐雙龍傳,但是其實曆史格局就是原本的隋唐之間,我的步驟,自認為,你就算回到真實曆史上,也隻能這樣走,除非你投胎到世家當少主去,或者是胡人

有人我書中了太多了,但是我可以,我已經幾乎一筆筆出為什麼這樣選擇,但是許多人還是看不明白

我們再取了楊公寶藏和和氏璧的影響

此時,李閥還沒有正式崛起,慈航靜齋就算知道主人公殺人取了楊公寶藏和和氏璧又有什麼用?

他們能夠號召誰?

如果等李閥日後取了關中,各個勢力覺得他實在是最有希望奪取下,才會賣他麵子,現在?這時李閥和慈航靜齋如果號召下圍攻主人公,隻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