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若謹(1 / 3)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代表了學生全麵發展的意思。禦,本為駕車。當然,已經隨著社會發展改為了騎馬。說白了,林若拙就是想給二哥加點體育課,別養成個文弱書生。

林老太爺想了想,同意了。這是二房長子,將來要撐起門戶的。多學一點,眼界開闊,也沒什麼壞處。

一頓飯總算吃完。除了林若拙見縫插針的塞滿了肚子外,其它人估計隻吃了個半飽。作孽哦!外頭的二三等下人席麵上熱熱鬧鬧,吃的比他們這群主人縱情快活多了。

還好,至少貼身伺候著的一等丫鬟、管家心腹之流和他們同甘共苦。

然而林家大多數人對這頓家宴還是很滿意的。三房的孩子要上族譜,二房的孩子換先生,各有所得。

回到自己的房間,時間已經不早。喬媽媽指揮著一群丫頭替她換衣服、拆頭發,打水洗漱。林若拙趁機就將今天的不解問了出來:“媽媽,為什麼這次回祖籍上族譜,沒有七妹和八妹的份?”

喬媽媽顯然已經從另一個渠道知曉了家宴中發生的事(所以說不能小看下人),笑著對她解釋:“七姑娘和八姑娘是庶女,按規矩,隻在嫁人前寫上即可。”

庶女這麼沒地位?平時看不出來呀,姐妹間吃穿用度都是一樣的。林若拙還是不解,若說庶女地位低,不值得單為她們開祠堂上族譜,可這順帶的事為什麼又撇下她們?非得等到出嫁前才記名。難道是刻意打壓?

喬媽媽聽見她的疑問,笑的有些微妙:“姑娘,這裏頭有些緣故。若是那正經偏房如夫人生的女兒,自是要一塊兒上族譜的。七姑娘她們……”她猶豫了一會兒,小聲的說出一個詞:“婢生女爾,日後若是說了門好親,當記上族譜。若是有個偏差……”

後麵的話她沒說,林若拙卻聽懂了。有偏差,自然是就當做沒生過這個女兒。族譜無名,宗族不認。林若菡和林若蕪,竟是從出生起就帶著可能被家族犧牲和拋棄的命運。

當然,依照林家人現今蒸蒸日上的勢頭,這種命運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生。這兩個妹妹會如常出嫁、平安一生。但這種背負,本身就是一種刻骨的傷害。

想到這裏,她不禁既歎息又慶幸,自己投的這胎,好歹是個嫡女。少頃,她又注意到一個新疑問:“偏房如夫人?這是什麼?”

喬媽媽更加詳細的解釋起來:“朝廷律法規定,平民四十無子方可納妾。有功名者,可納一妾。有爵位者,按等級不同,可納一位至數位妾室……”

這裏的妾室,是正兒八經寫了納妾文書,在官府備案,宗族記名的良妾。雖然地位不如妻,但卻受到法律保護。這樣的妾,自然得是良民。而渣爹的三位姨娘,丫鬟出身,都是林家的家奴。從律法上講,根本構不成做妾的條件。想要當正經妾室,必須先去官府消了她們的奴籍,改為平民,再行收納一事。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妾。也就是說,三位姨娘的身份,無論從禮法還是律法上講,都是奴婢。林若菡和林若蕪,是婢生女。

聽到這裏林若拙才明白,為什麼以前讀紅樓夢的時候,說姨娘是半個主子。這話本身就是一種悖論。什麼叫半個?要麼是主,要麼是仆,要麼是平民,何來半個之說?

現在清楚了,這些姨娘其實還是奴。隻不過在家庭被抬高至一定的地位,待遇提高,有人伺候。身份卻沒有變。而紅樓夢中唯一一個正兒八經被當成偏房納進來的,是尤二姐。她是受禮法和律法保護的。所以,王熙鳳才怎麼樣都要在賈璉落實戶籍之前滅了她。心腹大患啊!

“這麼說,從禮法上說,父親他,並無妾室?”林若拙鬱悶了,坑爹的設定有木有?

喬媽媽也鬱悶了,憋了一會兒,吞吞吐吐道:“是這樣的沒錯。”

掀桌!這叫什麼事兒!林若拙這回是真正被驚著了,感情渣爹還成一‘好男人’了:“那若是日後七妹和八妹上族譜,豈非要寫母不詳?”

這些都是大戶人家當家主母必備的知識,既然她問,喬媽媽也不藏著,給說了個明白:“若有佳婿,自會記在嫡母名下,若……就單獨寫,旁人一看自是知道為婢生女。”

佳婿,佳婿!是登天還是入地,端看嫁的男人是誰?而決定她們婚事的,是黃氏、渣爹,或者祖父。最後一項如無特殊情況幾乎為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