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前路(1 / 2)

林府裏麵,莫宛如兩個眼睛腫的核桃一般大。她整整哭了一夜。

“莫姑姑,別傷心。”陳艾勸她,“林大人並沒有言過要納你做小,三太太那是捕風捉影,大可不必理會。”

莫宛如眼眶一紅,眼淚又跟不要錢一樣的往下流。

陳艾手足無措。

林若拙在一旁歎氣。陳艾年紀還小,不明白莫宛如的處境。似她這樣,有個名正言順長久衣食的去處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做過嫡妻正室的女子再去做小妾,其中艱辛不言而喻。可若是不做林海嶼的小妾,以莫宛如的腦袋,根本就想不到第二條出路。讓她一個人討生活?這個長相這個性子,光是地痞無賴的糾纏就足以令她崩潰。不然,為什麼在江寧的街上,那麼不顧一切的當眾叫住林海嶼?實在是這個時代弱女子獨自生活不易。

當然,還有另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正兒八經的嫁人。可是莫宛如生育艱難,十年婚姻都沒懷過孕,甚至已經被判上了‘不能生’的標簽。那麼,她的再婚選擇範圍就隻能是有足夠年齡兒子的鰥夫。這種人家又豈是好待的?再者,她畢竟是書香門第出身,性格又軟弱。嫁到那門戶低俗的人家,和羊入虎口有什麼區別?門風良好的人家,又不會看上她這樣的條件。所以說,不怪莫宛如要以淚洗麵,實在是她看不到前途有一點半點的光明。

歎氣歸歎氣,林若拙還是想為三叔的婚姻努力一下,輕言問道:“莫姑姑,我三嬸脾氣不好,你別介意。恕我多言一句,你對將來可有什麼想法?”

莫宛如頓了頓,絕望的捂住臉,語聲哽咽:“我,我當姑子去。”

林若拙滿臉黑線。

古代的尼姑可不像二十一世紀,屬於佛教協會,有國家補助,每月領工資。這個時代的尼姑,除皇家寺廟外,日子過的都很……怎麼說呢,很不好說。你單看三姑六婆裏頭有尼姑一項就知道了,跟混江湖的差不多。直接落到了社會底層。

日子艱難不艱難在其次,關鍵是那種環境,尼姑必須有足夠的交際能力才能讓寺廟香火旺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莫宛如這性子,去那裏也是夠嗆。最重要的一點,大戶人家小姐可能不知道,林若拙看過三言兩拍卻是知道,很多地方尼姑庵,私底做暗娼生意。要是遇上這個,一頭撞死還痛快些。

人貴自立,莫宛如她不自立,無怪乎看不見希望、前途渺茫。當然,這絕非她的過錯,因為這個時代教導女人從來就是不需要自立的,女人隻需在婚前聽父親的、婚後聽丈夫的、丈夫死了聽兒子的就行。至於落到孤身一人的境地腫麼辦?對不起,男人雙手一攤:你命不好,怪老天爺去吧。

這不,陳艾勸她別太悲觀,莫宛如哭訴:“我命不好,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林若拙一陣煩躁。三嬸沒有錯、莫宛如沒有錯、林海嶼把她帶回來更沒有錯!錯的是這個狗屎社會!特麼的把女人當寵物馴養的該死的封建社會!

神獸的!怎麼就不讓她穿去漢代,她一定要把班昭痛扁一百遍啊一百遍!叫你丫寫《女誡》!叫你丫手賤!你還是不是女人!(班昭表示很委屈:我寫的是諷刺反喻,黑色幽默,給班家孩子自娛自樂來著。尼瑪誰知道後世女人傻缺到這個地步,居然一聽就是犯傻的話也能當成聖典?)

或者更幹脆點,穿到亞馬遜女戰士時代去,建立母係社會,把男人踩在腳底啊踩在腳底!

正當她囧囧有神的意淫著,林老太太身邊的媽媽來傳話:“六姑娘,老太太請莫姑娘去榮瑞堂說話。”

三人齊齊訝異。莫宛如收住哭聲,慌忙找粉黛,欲掩住紅腫眼眶。無奈情況太嚴重,怎麼遮都遮不住,隻得將就著去了。

陳艾有些擔心,林若拙笑道:“是祖母又不是三嬸,沒事的。陳妹妹,咱麼也別老悶在屋裏,走,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去見的人是韓雁。回來之後,各房姐妹都收到了江南帶來的禮物,即便是已出嫁的三個也有份。黃恬的一份托林若敏轉交,韓雁的那份正好親自去送。

韓雁正在家中刺繡。她如今名聲大振,單子多的忙不過來。哥哥韓玉去年考了秀才。今年全家都在忙他的婚事。韓夫人急的頭發都白了幾根,卻不是為兒子,而是為女兒。韓雁今年十八,已經是危險的大齡‘女青年’。卻老神在在的不肯出嫁,說什麼忙刺繡還忙不過來,沒時間照顧男人管家。情願自梳,做一輩子未婚刺繡大家。

這叫什麼事兒!韓夫人現在是極度後悔讓女兒搞仿真繡,人都搞傻了。女人家再能幹,刺繡作品再能派流芳百世,也不能不成親生子啊?那還能叫女人嗎?那樣人生還完整嗎?

韓雁的性子卻是有點擰:“娘你也不看看來說親的都是什麼人家。看我的眼神那不是看兒媳,是看金山銀山呢!這樣的人家,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