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父母隻會給孩子豐厚的物質生活,明智的父母卻給孩子灌輸良好的道德。單純的物質隻能讓子女更加頹敗,隻有美好的道德才能給予孩子成功的人生。
物質文明發展日漸雄厚的今天,許多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是金錢與物質,孩子幼小而敏感的內心就已經體會到貧富之別,知道金錢的作用,甚至以貧富來看待周圍的人。這樣的現實,隻能給孩子造成金錢至上、利己主義的不良心態,在今後的發展中容易走歪走偏。因此在紛亂複雜的社會環境下,教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如果身為父母為人處世低調謙虛,他們的教育就會更加容易,他們知道不彰顯自己的財富和優越,謙遜而寬厚,較之外在物質,他們更注重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充實內在的重要性,這樣的父母在培養子女方麵很少會走入誤區。
就如李嘉誠對兒子的教育。李嘉誠看到孩子們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家庭環境裏,雖然他依舊在艱苦創業,奮力拚搏,但孩子們從小就沒有衣食之憂、輟學之患。回想起他自己的成功是在逆境中奮鬥出來的,所以他深深地感觸到優越的家庭條件並非全是好事。“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李嘉誠在給孩子們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又加強了對他們進行生活上的磨煉。在兩個兒子還很小的時候,李嘉誠就常常帶兄弟兩人去看外麵社會的狀況,帶他們坐電車,在路邊報攤看窮苦人家的小女孩一邊賣報紙一邊溫習功課的苦學態度,讓他們從小就體會到社會的多樣與磨難。小兒子李澤楷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很懂事:有一次,李嘉誠的朋友送來一件坦克車大玩具,而幾天後卻不見了,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李澤楷說,他已經用花紙把玩具包好,送給了一名遊艇幫工,因為那名幫工沒錢買玩具給快要過生日的兒子。
李嘉誠相信家庭教育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他說:“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論生意……但也有約三分之一是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並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李嘉誠說:“我經常教導他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現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資金也不足以應付那麼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別人主動找自己的,這些都是為人守信的結果。對人要守信用,對朋友要有義氣,在今日而言,也許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覺得一個‘義氣’,實在是終身用得著的。”
從孩子幼時就播下善的種子,不管孩子長大成人後會有何成就,至少他會是一個好人。而一個人能成為一個好人,也是一種難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