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從現實著眼,踏實穩健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自然就會忘記消極為何物了。
人的消極心理是怎樣產生的,環境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原因了。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用狗作過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裏,隻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裏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消極心理。隨後的很多實驗也證明了這種現象在人身上也會發生。
在如今複雜多變的社會背景下,人們每時每刻都要承受著或多或少的壓力,這些壓力來自社會、家庭、工作、婚姻等各個方麵。當壓力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心理界限時,心理狀況就有了變化。麵對壓力,有些人便消極起來,變得信心缺失、多疑、憤世嫉俗,甚至看破紅塵。
消極的人或憤世嫉俗,認為人性醜惡,時常與人為忤,缺乏人和;或過分謹慎,懷疑一切,不能自我確定,不敢當機立斷;或恐懼失敗,害怕丟臉,不敢麵對挑戰,稍有挫折即退;或沒有目標,缺乏動力,生活渾渾噩噩,如大海漂舟;或缺乏恒心,不曉自律,時時替自己製造借口去逃避責任;或自卑懦弱,不敢信任本身潛能,不肯相信自己的智慧。而且他們往往有沉浸於消極悲觀情緒裏的充分理由,比如對於任何事都做最壞的打算等等。殊不知,這樣的心理期待等於是給自己下了個定性的思維模式。長此以往,越陷越深,離美好的生活將會越來越遠。
因此,人必須克服這種消極心理,讓自己成為積極樂觀的生活強者。那麼現實主義就成了消極的最好克星。萬事從現實著眼,踏實穩健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自然就會忘記消極為何物了。其實積極的人隻是比消極的人現實一些,他們著眼於當下,不去想一些假大空的虛幻之事。他們具有強健的精神,敢於麵對任何困難,能夠找到任何問題的解決方法,知道用徹底的思考來加以克服,遭遇任何逆境、不幸和其他困難都不會退卻。不論在任何情形下都能開辟一條找到答案的道路。在遇到困難時,積極思考者會平靜地說:“困難確實存在,可是沒有人做不到的事情。”
因此,要使消極的人積極起來,首先要從現實的小事做起,他必須從積極的方向思考任何小事情,要以“我能做到”、“一定做到”、“麵向好的方向走”的肯定語言強力衝擊長期養成的消極心態。隻要在心裏存著這種積極的思想,必能在內心強行開拓出一條道路,每天堅持不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采取更強烈的思考法則,心裏的道路終會越來越寬,最終衝破消極思維的藩籬。於是在人的心裏,積極思維便占據了優勢地位。
1930年正值大恐慌,可能是美國曆史上經濟最惡劣的時代。到處可見工廠倒閉、商店破產、成千上萬的人失業、各行各業都一再減薪、免費餐店和發放麵包的地方排起長龍……皮爾就是在這樣一個秋天的下午,在沒落的第五大街見到老朋友弗雷德的。“過得還好嗎?”皮爾試探著問。弗雷德穿著深藍色的西裝,老式西裝磨出了一層油光,誰都能一眼看見那套西裝穿了有多久了,他說話的口吻和過去一模一樣,一點兒也沒有改變。“沒有問題,我過得很好,請不用擔心。失業很久當然是事實,隻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到城裏各處找工作。這麼大一個城市一定有適合我的工作,隻要耐心尋找,一定會找到的。”他說。“你總是這樣笑嘻嘻的嗎?”皮爾問他。他回答說:“這不是很合理嗎?我記得在哪裏讀過,繃起臉來時要用60條肌肉,但笑的時候隻要用14條肌肉。我不想繃起臉,過度使用肌肉。”他談起自己的人生觀,他相信獲得工作的這個非常現實的強烈願望必定能讓他達到目的。“我聽過你引用的詩人約翰·巴羅所說的話,好像是‘屬於你的一定會歸你所有’。”
弗雷德的深厚的信仰和堅強的信念令皮爾十分佩服。弗雷德繼續說道:“我的信仰是我虔誠的父母培育的。我的家境雖然很貧窮,但母親完全不在意,她常常說‘上帝會賜給我們食物’,一點都沒有錯,上帝一次也沒有遺棄我的母親。上帝應該也不會遺棄我的。”他站在擠滿了急於找工作的失業者的大街上,引用了《聖經》裏的話說:“曾經年輕的我現在老了。可是從來沒有看到正義被遺棄,正義的子孫乞求麵包的情形。不論多麼困難我也這樣相信。我的父母都教導我要相信。所以我始終懷著希望和信念。”
後來,弗雷德和一個具有發明才能的人共同創業,在新的領域中,弗雷德充滿創意的構想獲得了成功。在此之前他忍受了許多苦難,過著貧窮的生活,但他始終能堅守信念,終於獲得極大的成就。他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活在當下的現實精神,使認識他的人都對他充滿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