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種?這是何物?”王梟驚奇道。王梟閱曆本來就不豐富,此時驚聞天地之間竟有使人平地飛升的寶物,不禁大覺新奇。
隻聽易隨風道:“據傳這道種是生於天地,長於日月的寶物,凝聚了大道的精華,傳聞能得道種者,必定能夠進軍無上天道,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然而此物有靈,非是有緣者不能得之!”
聽見易隨風一番解釋,王梟頓覺大為好奇,這道種為何會有如此驚人的力量,能夠使人進軍無上天道,而到底無上天道又是什麼樣的境界?以往王梟隻知道世間天盈境界已是巔峰,此時竟然聽聞有比天盈更高的境界。
王梟不禁陷入沉思,想起之前趙國明來找自己一番談話。趙國明透露金浪已竟是超越天盈的境界,讓他知難而退,趙國明這一番話到底是何居心,難道他真的這麼友善,怕自己命喪金浪之手?這其中定有古怪,自己與趙國明根本沒什麼交情,他決計不會如此替自己考慮,這其中難道有什麼隱情?然而金浪到底是不是像趙國明所說的真的達到了超越天盈的境界,這其中還真的有待核實。
王梟卻不知道,趙國明此舉實是因為他看到王梟驚人的潛力,趙國明想到那日沙場上的慘烈景象,已經在心裏將王梟劃作了極為危險的人物。金浪是拜光明教的少主,在趙國明心中金浪更是拜光明教的未來,所以縱然金浪已經進軍無上天道,但是在不能以常理揣度的王梟麵前卻也難保不會有失,趙國明是想化解王梟和金浪之間的一段夙怨,然而趙國明卻低估了王梟對金浪的仇恨,趙國明從王梟帳中離去時的心情是複雜沉重的,這卻不是外人能知道的了。
王梟不禁陷入兩難,心道自己必然要去找金浪算賬的,到時候是否有把握戰勝金浪,在趙國明與自己談話前是信心滿滿的,而此時卻隻剩下了五分。王梟想到易隨風的解釋,心道:“說不定這正是一個機會!”
隻聽張士誠道:“這種天地神物決計不能落到心術不正的人手上,若被蒙奇的人得到,那麼我天下必將生靈塗炭,我希望兩位能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替我瀾州奪回道種!”
王梟主意已定,當下道:“元帥放心,於情於裏我們都該走一遭的!”張士誠大為高興,心中卻想著:我就知道你們一定會去,這種天地神物,對你們這些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隻聽張士誠道:“既然如此我這便冊封二位為我瀾州領兵將軍,以正二位之名。”張士誠此舉用意有二。其一是因為王梟和易隨風二人幫助瀾州出戰始終名不正言不順,此舉正可正二人之名。其二是因為此舉可以籠絡二人,讓二人以後更加用心替瀾州辦事。
白勇聽見張士誠此話大驚失色,心中老大不是滋味,白勇替瀾州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方才有了今日的生就,而兩個初來乍到的小子此時竟要跟自己平起平坐,這讓白勇怎麼能平衡?白勇正覺氣憤,隻聽王梟道:“多謝元帥好意,王某對於領兵打仗並無興趣,還請元帥收回成命。”接著易隨風也道:“元帥,易某自在慣了,實在做不了這個將軍,況且元帥已有了白將軍這等良將,就不要為難我們了,請元帥收回成命吧。”張士誠為難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