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王府裏少了兩名丫環,立刻傳到多羅仲軒耳裏。
“熙兒和青蓉不見了?”多羅仲軒愕然。
多羅仲齊也一樣驚訝。“怎麼會不見的?”
“燕總管,你立刻帶所有的下人去,務必要找到熙兒。”多羅仲軒下令。
“是。”燕總管帶著所有的下人出動。
太福晉看了常嬤嬤一眼,內心非常不安。
多羅仲軒和多羅仲齊兩兄弟如坐針氈,過了一會兒,也分頭去找。
廳內沒有旁人了,太福晉緊張地問:
“你把人帶到哪裏去了?”
“我怕熙兒會再跑回來,所以把她關在後山的獵舍裏。”常嬤嬤答道。
“那青蓉呢?她怎麼也扯進去了?”
“她昨晚和熙兒睡在一塊,家丁隻好把她一起帶走。”
“你可別弄出人命。”
“放心吧!太福晉,我會有分寸的。”
太福晉心裏其實有些後悔,深怕兒子若是知道真相,不會諒解她,但是為了恭親王府,她不得不這麼做。
在後山的獵舍裏,熙兒和青蓉用盡力氣,喊破喉嚨,也沒人聽見。
這裏人煙罕至,距離王府也有兩、三裏遠。
她們被反鎖在屋內,一籌莫展。
“熙兒姐姐,我們現在怎麼辦?他們要把我們關多久?”青蓉愁著臉。
“我也不知道。”熙兒搖搖頭。“他們應該隻要抓我一個,卻連累你……”她研判。
“抓你幹嘛?”青蓉不解。
“你說是阿福和阿仁抓我們來的,能唆使家丁的,隻有王爺、齊貝勒和太福晉……”熙兒仔細分析。
王爺是不會這麼做的,至於齊貝勒……若是他的話,可能是覬覦她的美色,但是為何至今都沒有出現呢?而且還將她關在這樣一個簡陋的獵舍裏,不聞不問。
難道……會是太福晉?她心頭悚然一驚,莫非太福晉知道他們的事了,才會想把她弄走?
熙兒內心非常惶恐,這件事,終於要爆發了。
她神情茫然無助,隻能期待他早日找到她。
但,即使找著了,他有這個能力和勇氣,去抗拒太福晉嗎?她也不願他為了她,成為不孝之人。她好困惑!整個人虛軟無力地坐地上。
“熙兒姐姐,吃些果子吧!”青蓉把散在地上的水果,丟一個給她,自己已經先啃起來了,一邊抱怨。“這阿福和阿仁也不準備一些幹糧,就隻留水果,水果怎麼吃得飽嘛!”
熙兒無心填補肚子,她手上握著水果,眸子望向木窗外的藍天、芒草。
天空碧藍如洗,長長的芒車隨風搖曳,沒有人會從這兒經過。
她想起了和他困在機關密道的情景,心裏漾起一絲甜蜜,思緒飄得好遠。
高大的駿馬上坐著一個俊美無儔的男人,四處找尋心愛的女子。
多羅仲軒掉回了馬首,不死心地繼續尋找。
整整一天,毫無音杳。
太陽下山時,他折回王府,想不到下人們也一無所獲。
“再去找!”他叱喝著,表比情比寒冬冰雪嚴冷。
太福晉正坐堂中,忸怩不安地說:
“不過是丟了兩個丫環,何必大費周章的找人。”
“是啊!也許是她們自己跑了,不願留在王府。”常嬤嬤附和道。
“不可能!”多羅仲軒怒道:“熙兒不會走的,她一定出了什麼意外!”
他說這話的同時,一雙厲眸直視太福晉和常嬤嬤,像是在質疑什麼,把她們兩個嚇得魂散九霄。
須臾後,齊貝勒也回來了,垂頭喪氣的,顯然也沒找著人。
多羅仲軒氣急攻心,平時的冷靜全然消失無蹤,揪起弟弟的衣領,忿問道:
“是不是你把熙兒抓走的?說,把人藏到哪裏去了?”
“你在胡說些什麼?”多羅仲齊氣憤地甩開他。“如果人是我抓的,我還要到處去找嗎?”
“你不要假惺惺了,除了你還有誰!”多羅仲軒一直記得他曾非禮熙兒的事,認為他最有嫌疑。“真的不是我,我可以發誓。”多羅仲齊五指向天,認真的表情令他半信半疑。
太福晉提心吊膽地看著他們兄弟起爭執,連忙出言製止。
“好了,別為了一個丫環傷了兄弟的和氣。”太福晉霍地起身。“你們為什麼都這麼關心熙兒?她隻是一個丫環啊!”
她知道仲軒喜歡熙兒,可是發生這件事,仲齊著急的程度不亞於仲軒,莫非這兩個孩子都喜歡上同一個女人?
“額娘,我想娶熙兒為妻。”開口的是多羅仲齊,多羅仲軒愕然的看向弟弟。
他滿臉驚訝和憤慨,太福晉萬分震驚,倒抽了口氣。
“你……是不是昏了頭了?好歹你也是個貝勒,說話這麼欠缺考慮。”太福晉指責道。
“我考慮的很清楚,我愛熙兒。”多羅仲齊毫無畏,挺直腰杆。
“可是熙兒愛的是我。”多羅仲軒冷冷的說道。
齊貝勒冷哼一聲。“你又不能娶她,你要娶的是馨宜格格……”
“誰說我不能娶她?你少打熙兒的主意,聽清楚沒有?”多羅仲軒一股銳不可當的怒火彙集到拳頭,朝弟弟揮去。
齊貝勒不甘示弱地反擊,兩人扭打成一團。
太福晉揪著心口,感到窒息般壓迫感,一時血氣翻湧奪口大喝:
“住手!都給我住手,兩兄弟為一個女人反目成仇,這成何體統!”
多羅仲軒見母親似乎身體不適,連忙停止和弟弟的打鬥,奔至母親跟前。
“額娘,你要不要緊?”
太福晉撫著疼痛的胸口,常嬤嬤趕緊扶她坐下,倒了杯茶水讓她喝下,喘口氣。
多羅仲齊看見這樣的情景,也不敢再造次。
稍緩,太福晉不諒解地盯著他們。“你們誰也不能娶一個卑賤的丫環,熙兒就讓她流浪在外,不準再找回來了。”
“額娘……”多羅仲軒駭然,無法接受。
“你若不聽話,就是不孝。”太福晉以母親的威嚴壓製他,語氣堅決。“你不要忘了和馨宜格格的婚事,別為了一個丫環,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