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奇峰,各種稀罕的景色,無一不足,最後,老人帶著梵天在一處偏僻的山頂停了下來。
之所以選擇走路,老人是想讓梵天認路,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要靠走的,誰叫梵天不會飛呢。
“好了,以後你就住在這裏,我還有事,明天來看你。”
說完不待梵天回答,老人縱身一躍從山崖跳入山穀,眨眼間消失的無隱無蹤,遠處,空氣在爆鳴,刺耳響亮。
梵天瞬間無語,這都什麼事啊,把自己撂在這就完了。
好在這地方不是一無所有,不然自己晚上睡哪吃啥都要成問題,梵天不免抱怨。
在那不遠的地方,肉眼可見,有數間茅舍,雖然破敗了點,但打掃一下湊合著應該能住人。
走到近處,梵天得到一個意外的驚喜。
這不是簡單的單間,而是一座小院,樸素是樸素了點,可勝在安靜,而且這地方根本不用打掃,一塵不染,不愧為仙家的手段,驚人與非凡。
屋子冷冷清清,起碼有幾十年沒住過人了,缺少生氣,梵天很據經驗判斷得出。
院中,一汪水池清澈見底,老柳樹紮根在清泉邊上,白色的柳絮隨風飄揚,絲絲颯颯,充滿溫意,一點不符合高山上低溫的自然規律。
屋後,穿過一片紫竹林,就是幾畝黑土地,泥土散發著芬芳與淡淡的靈氣彰顯肥沃,旁邊,一塘蓮花紅白正綻放的豔美。
什麼都不缺,完美的居家之所,菜足飯飽,梵天又舒服的睡上一覺,直到第二日日上三竿才起來
青桌石凳,老人如約而至,坐在梵天對麵。
時間已經不早了,梵天問,老人回答,就這麼一問一答,不知不覺就接近了中午。
“修之道,修為基,煉為輔,吐納天地靈氣,養生才生主要的,”萬物皆是大道,透著至理,凡俗哪能理解。
老人細心仔細的給梵天解答每一個疑惑。
殊不知,梵天此時心中是何等震撼,這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世界,梵天隱隱覺得,自己的出現不會如想的簡單。
就老人剛說的那話,也不能隨意去聽。
“提挈天地,把我陰陽,呼吸精氣,讀力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道其生。”
這是《黃帝內經》素問篇中的一小段話,與老人說的何其相似,同樣談養身修煉,追求長生,連方式都具有相仿點。
莫不是,真有上古歲月。
古籍中一直有這種說法,不止一本書隱晦的提到過,梵天曾經也曾懷疑,就是得不到證實。
現在看來,古籍記載的或許真的存在,有那樣一段驚人的曆史不同的文明被人掩蓋了,自己卻無意中跨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年代。
一想到這些,梵天是既興奮又惆悵。
興奮的是,多年追求的真相也許就在眼前,惆悵的是,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對後世而言,成了失蹤人口。
“不,不,我一定要回去,無論多艱難,我都會回去。”
緊跟著刹那,梵天驚醒了過來,自己怎能有放棄的想法,如果自己真回不去了,家裏的二老怎麼辦,誰來養老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