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誠看過題目,仔細思索了一番如何破題,心中便開始斟酌構思,很快便在胸中形成了一篇文章。又在心中斟酌了一下字句用語,做到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差,陸誠這才下筆開始寫。
此時,在場的眾多學子們還都在忙著破題,思考著從何處下筆。
不知過去多久,禦書房中,昌泰帝放下手中的奏折,忽然開口問道:“大伴,派個人去保和殿看看,那個陸誠策文答的如何了。”
“是,陛下。”
不多時,就有小太監過來回稟:“啟稟陛下,那位陸會元已經快答完了?”
昌泰帝聞言,也是忍不住抬頭看向小太監:“此刻是什麼時辰了?”
“回稟陛下,現在是巳時三刻。”
昌泰帝也是有些驚訝,殿試是科舉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考試時間是一整天,從日出開始,到日暮交卷。
眼下這上午的時間才剛過一半,那陸誠就快答完了?
昌泰帝略一沉吟,便站起身來:“走,朕也過去看看。”
不多時,昌泰帝帶人來到保和殿,主考考官、巡場官吏,以及周圍的大小太監都連忙想要行禮,卻被昌泰帝揮手製止。
此時的昌泰帝換了一身衣服,先是掃視了一下全場,又走了半圈,不知不覺來到陸誠所在的位置駐足停留,開始觀看。
這次的考題乃是昌泰帝本人所出,他自然最清楚自己想要考察的是什麼,看了一眼試卷上的內容之後,立刻便被其中的內容吸引,忍不住仔細看了起來。
本次的題目,有關於屯田和鹽稅的,也有關於水旱災害如何治理的。
這些題目說難不難,說不難也難。說他不難,是因為以往也有過類似的題目,甚至有一些可供參考的答案。
說他難,是因為這種策問最忌諱老生常談,不能體悟聖心,落了俗套。
而陸誠的答卷,並沒有流於表麵,而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的本質,並且提出了詳細的、切實可靠的方略,還有一整套可行方案,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措施。
縱觀全文,邏輯嚴謹,推陳出新,守正出奇,清晰明了。讓人讀起來就有一種如飲甘泉美酒,酣暢淋漓之感。
隻可惜,陸誠已經寫到了最後,前麵的試卷放在一旁晾曬,昌泰帝也不好直接過去翻看,怕影響了陸誠的答卷。
眼看著陸誠落下最後一筆,完美收官,上麵的字體正大、圓潤,橫成排,豎成列,像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陣,軍容齊整。
昌泰帝看完之後,又多看了一眼陸誠的容貌,忍不住連連點頭,隨後便轉身離去。
其實,剛剛昌泰帝到來之時,陸誠便已經察覺到,甚至從對方走路的姿勢,顧盼之間的那種威勢,就判斷出他是當今皇帝。
不過,陸誠也仍舊維持著本來的節奏,順順利利的答完了考卷。
眼見陸誠落下筆,昌泰帝便走出殿外,心中一陣暢快:“真乃天賜良才。”
一旁的大太監戴權自然明白皇帝所說的是誰,也跟著附和:“陛下,還不到午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