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雲貴回想了自己所知的曆史,本來已經成竹在胸,隻要自己心些,臨陣對敵的時候,遠遠的躲在後麵,保住命捱到洪秀全、楊秀清大軍前來增援,應該是沒問題。
長沙城能攻就攻,不能攻就可以跟著大隊人馬繞道北上,占了花花世界的金陵城,好好享幾福,也過幾做王爺的癮,才不枉穿越一場。但隨後蕭雲貴翻出蕭朝貴的記憶,看了看蕭朝貴出兵前後發生的一些事,讓蕭雲貴如墮冰窟,一顆心涼了半截。
原來蕭朝貴這次出兵並非出於自己所願,長沙雖然清軍兵力空虛,城防也尚未完備,但好歹也是一省之首府,爛船也有三千釘,洪秀全和楊秀清卻讓蕭朝貴隻帶他的老部下一千餘兵馬出戰,是非常冒險的。莫沿途還有清軍把守,就算到了長沙城下,城內人口十餘萬,jīng壯數萬,一人一泡尿都能把蕭朝貴這批人給淹死。
蕭朝貴出兵之前已經請求多給些兵馬,就算隻給三千人馬,加上沿途拉攏的百姓,到了長沙城下也能有個六、七千人,這樣才有一戰之力。但洪楊二人都不準,反而嚴令蕭朝貴在最短的時rì內殺到長沙城下,攻入城中。
臨來時,洪楊給蕭朝貴帶了不少高帽子,什麼賢弟勇猛剛強,衝鋒第一,又是前軍主將,這一仗清妖必定聞風而逃,長沙城毫無防備一鼓可下。他娘的,你當清兵是雞鴨啊,站在那裏讓你宰殺啊,你當長沙城牆是紙糊的啊,一捅就破?
蕭雲貴越想越不對勁,最後赫然想起蕭朝貴兄附身這檔子事來。原來早在金田起義之前,太平國重要人物馮雲山曾被清廷抓捕下獄,當時洪秀全在花州山人村,會中沒了馮雲山這個重要人物,會眾信念發生動搖,有要提前起事的,有要散夥的,總之是亂七八糟的。
當時楊秀清假托父下凡,安定了會眾之心,穩住了局勢,繼而主持大局,令拜上帝會轉危為安。但後來楊秀清也病倒了,會中又群龍無首,蕭朝貴這個時候很合時宜的站出來假托兄下凡,一方麵攬權,一方麵也穩定了會中人心。
這個兄就是耶穌,洪秀全自認是上帝的二兒子,那蕭朝貴頂著耶穌下凡,那就是洪秀全的兄了。隨後蕭朝貴多次假托兄下凡,洪秀全倒也認了這個兄。
楊秀清和蕭朝貴兩人通過父兄下凡一舉壓倒馮雲山,成為洪秀全之下,拜上帝會中第二、第三號人物。於是一個怪異的現象出現了,當父或者兄下凡的時候,所有人都要跪地聽命,就連洪秀全也要跪著聽這聖音,而兄耶穌附體蕭朝貴的時候,楊秀清也要跪聽。
也奇怪,這父兄下凡,就是獨獨看中了楊秀清和蕭朝貴兩人,別人附身那都是妖言惑眾,洪秀全都是不認的。於是兩人在永安封王的時候,分別被封為東王和西王,位在南王馮雲山這個拜上帝會元老之上。而且洪秀全還認了楊秀清的妹子楊宣嬌為義妹,又把她嫁給了蕭朝貴,改名洪宣嬌,就這樣王父兄鐵三角關係建立起來,牢牢把控了軍隊、政教大權。
想到這裏蕭雲貴有些明白過來,洪秀全為什麼當初要認同楊秀清和蕭朝貴兩人父兄的附體身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洪教主想要削弱馮雲山的權力。…,
其實拜上帝會雖然是洪秀全所創,但不辭辛勞、爬山涉水到各地傳教、拉攏會眾的卻是馮雲山,可以沒有馮雲山就沒有拜上帝會,以洪教主那點能耐是沒辦法拉攏這麼多會眾的。臨近起義,跳出楊秀清和蕭朝貴兩人來,洪秀全自然拉攏兩人來削弱馮雲山在會中的影響,否則起義後誰做王真的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