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3)

西方泛著滿天的紅霞,再過不久就要日落西山。

賈珍珠怕由山裏砍柴歸來的阿牛會餓壞肚子,她忙著在灶爐前張羅今日的晚膳。

突地,一陣惡心感由喉頭升起,她難過地躲到一旁幹嘔。

甫進門的阿牛一見到這樣的情景,著急地趕到她的身邊關心。

“怎樣又想吐了?”他想要拍她的背替她順順氣,卻被她阻止了。

看著賈珍珠蒼白的臉孔,阿牛有萬分的不舍。

“今天你有沒有去看大夫?大夫怎樣說?”他急忙地問。

今天一早看見賈珍珠在嘔吐,阿牛急得要帶她看大夫,她卻說她可以自己進城,要他還是照著原來的計劃上山去砍柴。

明天城裏有市集,若是不砍些柴賣點錢,接下來的日子又得勒緊腰帶了。

阿牛現下可擔心了,他生怕賈珍珠早上說的話隻是在安撫他,她根本沒去看大夫。

“我今天進城去濟仁堂之前遇到王大嬸,和她聊了一下,我就沒有去找大夫了。”她含羞帶怯地垂首。

“既然都進城了,怎樣不去看大夫呢?”阿牛氣得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失控地怒吼。

“因為……王大嬸說、說……”見他生氣,賈珍珠急得想解釋,卻在緊要關頭結巴了。

自從和阿牛成親後,賈珍珠的脾氣就收斂許多,平常雖然她偶爾仍是會對他大小聲,可隻要他一發火,她就會乖得像隻小綿羊,完全不敢在他盛怒時撒潑。

“王大嬸到底說了什麼?”話也不一口氣說完,真是急死他了。

深吸了口氣,賈珍珠才緩慢地開口:“王大嬸說我沒有生病,我會想吐是因為、因為我有喜了。”她懷孕的消息雖然理所當然要告訴他,可是要她說出口,她還是會感到害羞。

“你有喜了!那我不就要當爹了!”聽見這個消息,阿牛興奮地抱起賈珍珠轉圈圈。

“阿牛,快放我下來!”賈珍珠焦急地催促。

“怎樣了?”

“你這樣會害我動了胎氣!”他們有了孩子,她不希望有任何的遺憾。

“對喔!”阿牛這時才傻傻地驚覺自己太衝動了。

現在她的肚子裏可是有個脆弱的小生命,他若是害她肚子裏的孩子有個萬一,他會自責、懊悔一輩子的。

“明天的市集你就不必去了,安心地在家休養,我自己去就行了。”他不要她出門亂跑。

“這怎樣行!我一定要去!”賈珍珠不放心讓阿牛一個人去市集。

大家都知道阿牛這個人老實,若她不在身邊,大家都會藉機占他便宜,害他賣得的錢少了一大半。

“不行!若太勞累動了胎氣怎樣辦?”阿牛堅持不肯妥協。

“有你在我身邊我怎樣可能會太勞累,有你保護著我,我不可能會動了胎氣的。而且,人家剛剛有喜,有些事想要請教王大嬸;你若是不讓我去,我若是有個疏忽,這對我肚子裏的孩子也不好。”

賈珍珠知道對付阿牛的牛脾氣有時就要撒撒嬌、想個小辦法騙騙他,不能和他硬碰硬地大小聲。

“這樣的話,我明天讓你跟,可是你不能拿東西,所有的東西全都給我扛,太累的話你也要跟我說!”他答應讓她跟,不過,有些條件她還是要遵守。

“我會記住的!”賈珍珠表麵上是應允,她的心底還是忍不住地犯嘀咕。

她還不知道自己有孕時,還不是上市集賣東西,甚至還搬東西,她和肚子裏的孩子不也沒事好好的,阿牛實在是太大驚小怪了。

“明天順便去濟仁堂讓大夫把把脈,然後買一些補品給你進補,你實在是太虛弱了,需要養壯一點。”阿牛想著要買什麼樣的補品。

雞、鴨、魚、肉是一定要的,最好叫大夫開些安胎、養胎的藥,二者配合著吃,相信她一定能生下白白胖胖的小子。

賈珍珠覺得他的話實在太誇張了,她感到非常好笑。

她這樣若是虛弱的話,那天底下的女人可能都是病殃子了。

雖知阿牛太小題大做,不過,她還是覺得心頭暖暖的;因為,他對她的關心,她全都感受到了。

他對她的好,她點滴都記在心頭。

為了尋找布青雲的下落,李民走遍整個江南,不管尋找的過程有多麼艱辛,他都咬緊牙根忍了下來。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在還沒有確切的結果,他是絕對不會放棄。

李民也曾想過布青雲會不會遭到不測;可是,就算他真的死了,也該找得到屍首。所以,他想他大概還活著。

可反過來想,他若還活著,為什麼不回家,也不跟他聯絡呢?

布青雲就像是斷了線的紙鳶,沒有任何的消息。李民隻得有如大海撈針般地茫茫找尋。

其實,他是可以畫布青雲的畫像張貼告示,這樣有助於他早日找到他的下落,可是他不敢如此膽大妄為。

布青雲在商場上樹立太多的敵人,若是讓人知道他一個人流落異鄉,鐵定會招來殺機;若恰好他又沒有自保能力,那他的性命就堪憂了。

基於種種的考量,李民寧願一個人這樣慢慢地找尋。

踏逼各大城,依然沒有布青雲的消息。今日來到緊華的揚州城,李民不知道這兒是否會有他的下落;不過,他希望人來人往的揚州城裏會有人知曉布青雲的下落。

在還沒絕望之前,他就還存有一線希望。

每到一個城鎮,李民就會先到當地的藥堂、醫館,拿著布青雲的畫像問大夫;畢竟,以那時危急的情況判斷,布青雲受傷的可能性非常地高。

當他照著居民的指示來到濟仁堂,他看了招牌一眼後就沒有猶豫地進入。

“我找大夫!”他一進門就直接說明。

“來到我們這兒,每一個都是要找大夫的。你先等等,裏頭還有人看病,等會兒才輪到你。”一名年已四十的婦人在藥櫃前回應李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