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1 / 2)

2000年10月25日,朝鮮開城。

這座依山而建的城市,恍如一幅美麗多姿的畫卷,伴水而行的公路,在明亮的陽光下似彩帶飛揚,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趣味。暖風從麵上拂過,視野之外除了藍色的海洋,還有一望無際的鬆林。

身在如此美麗的畫卷中,我,我的爺爺,以及同車的眾人卻心情凝重。我回頭望了一眼爺爺,老人家的目光雖然依然顯得矍鑠,卻難掩內心的凝重,透過那張布滿皺紋的臉,我無法讀懂更深層的含義,更無法觸摸橫亙在心靈之後的那層薄膜。

一直以來,我的爺爺——單龍——便是這種表情,眼睛裏仿佛裝滿了無盡的心事。從我記事時起,他每天都會一個人安靜地坐著。我不知道老人究竟在想什麼,抑或是在懷念什麼,但從來不敢打擾,其他人更不敢,否則老人會大發雷霆。爺爺雖然年歲已高,但眼神極好,讀書看報也是每天的必修課,每天都這樣過著,倒也舒坦。直到不久前,他從當地一家媒體上讀到一則關於組織抗美援朝誌願者入朝緬懷戰友的消息時,老人閑不住了,急急忙忙催我去幫他報了名。我這時好像才略微懂了老人長久以來的心思。

我很少了解爺爺的過去,隻知道他曾是一位上過戰場的老軍人,但這一切也僅僅是從父輩嘴裏偶爾聽聞,爺爺從未對我提起過。他珍藏有一個小盒子,我偶爾會看見老人偷偷打開,然後久久凝望,難以放下。我猜測那是老人值得紀念的一些東西吧,盒子裏可能裝滿了一輩子的回憶,或者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直到今天,他第一次當著我的麵打開……

從開城市區出發不久,便來到了鬆嶽山,這裏簡直就是鬆林的海洋,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林海,風光秀麗,美不勝收,讓人心曠神怡。

導遊一邊帶著一車人緩緩前行,一邊興致勃勃地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可每個聽眾的臉上都刻著平淡的表情,似乎沒有人真正想去了解這些,包括我,也隻是偶爾聽聽導遊的演說,心思完全遊離。不久,眾人停下了腳步。在我們眼前,出現無數的墓碑,遠遠望去,密密麻麻的墓碑像是正列隊等待檢閱的士兵,在陽光下安靜肅立。

我注意到了爺爺的表情,當看見這一幕時,老人頓時就呆住了,直到我輕輕拉過他的手,然後跟在導遊後穿過樹林,來到一座紀念碑前。

紀念碑隻有一人多高,不像我見過的別的紀念碑那樣高大,但上麵寫著的“永垂不朽”四個大字,仍然標誌著莊嚴和神聖。碑後麵是無數誌願軍戰士的墳塋,上麵沒有名字。他們靜靜地躺在異國的群山之間,守護著自己曾經衝鋒陷陣、拋頭顱灑熱血的土地,永遠也不會離開了。

老人們依次站在墓碑前,神情肅穆,也像一尊尊雕塑。我在爺爺身邊攙扶著他,聽完導遊的介紹,大為震撼,原來這個地方竟然埋葬了4萬多名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士。

我看見老人們齊刷刷地鞠躬,心裏膨脹著的一股沸騰的熱流,頓時湧遍全身每一個毛孔。放眼望去,僅一人多高的紀念碑此時顯得高大起來,在我心中變成了一座豐碑,一座永恒的豐碑。

到了獻花的時候,老人們一個一個走上前去,緩緩放下鮮豔的花兒,然後熱淚盈眶地開始鞠躬,一個接著一個,久久不願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