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國文明(1 / 2)

其實我們回顧漢代的文明,再看向西方的羅馬,兩個頂級文明中心,相反漢代的文明更是顯得光芒耀眼。

畢竟這裏不談四大發明和絲綢織造業的出現。更不談瓷器在西方社會裏的備受青睞。

這些技術和文明,帶給全世界民眾的衝擊和吸引力是相當巨大的。

為什麼近代曆史我們在科技和文化上一時落後?

作為華夏民眾,我們要從骨髓裏,去深刻的思考我們本民族自身最基本的幾個問題。

漢代的一切,我們本民族此刻還傳承、延續了多少優秀的民族文化血統和技能,是否還具備華夏民族的智慧與驕傲?

那些盲目崇洋媚外的思潮,對自己祖宗是否係孤陋寡聞的“海歸”派們,事實能帶回來多少西方文明?

這種嘻哈而短暫的所謂西方文明,和漢代的厚重文化相比,亦能有多少現實價值?

那些文明內涵,對華夏人民的經濟,技術與教育、文化、亦能有多少促進與助力?

在所謂世界頂級豪車和限量版名牌係列的身後,我們所能清醒看到的,是他們做人私生活的糜爛,人品的崩裂,道德的缺失,行為的猥瑣......還有一份對下一代,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除了這些,人們事實為了財富,由此還拋棄了人格、恥辱和尊嚴。

他們那些華而不實的所謂西方文化,腐蝕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毒品和娼妓文化,所能定義的,又是什麼樣的海外文化內涵。

由此產生的離婚率高於結婚率,社會責任亦可以隨意,工作與否亦可隨意,結婚離婚隨時隨意,但是個人意誌為轉移的人生觀,亦是什麼文明?

這是傳統西方文明?還是無恥紮心文明?

華夏祖先們所能擁有的,古老的一種做人精神和起碼人品道德,很多現代漢人、因此都沒有了,......我們的文明,建立在什麼有營養和內涵的土地之上?

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係統。

事實學酒店管理的,不要去國外星級賓館花大錢學那些什麼管理。

我們民族早在1500年前,就有了宮廷宴席係列管理和餐飲管理學術。

當時負責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它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

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係統。

太官令下設有七丞,包括負責各地進獻食物的太官獻丞、管理日常飲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

太官和湯官各擁有奴婢3000人,為皇帝和後宮膳食開支一年達二萬萬錢。

這筆開支相等於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

每天開支達54.8萬錢,相當於2700多石上好的粱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

漢朝的禮製規定:“天子飲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他們“甘肥飲美,殫天下之味。”

其實從當時宮廷管理的製度上,我們很容易的就能衍生出自己民族的酒店管理文化,和屬於本民族的管理文化內涵。

因為在此時期,中國飲食文化比國外更要早期的成熟。

漢民飲食文明,事實就此的對外傳播也加劇。

他們意大利所謂的麵,都是此刻從川蜀之地學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