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討厭男人,更討厭婚姻;這不是偏激的思想,隻是她心有所感。
從小她所接觸的淨是後宮鉤心鬥角的醜態,覬覦的不過是天子一晚的臨幸,好懷個龍子、龍女,從此母憑子貴生活無慮。
這樣的心態讓她非常瞧不起。
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是何道理女人就必須在男人的世界中仰人鼻息?唯唯諾諾一輩子,永遠也沒機會抬頭挺胸。
琉璃公主有時會想,這時代對女人實在不公平。
為什麼男人三妻四妾被喻為正常,還換個風流倜儻的雅評;女人勾三搭四就被指為淫蕩無恥、不守婦道?
史書上個個皆評妹喜、妲己、褒姒為禍國紅顏,從不見有人替她們喊冤叫屈。
試問,若不是君王性好漁色,她們哪有禍國殃民的機會?
綜合以上所敘,琉璃公主討厭男人實在不是沒有原因,若真要說她偏激,不妨換個詞,說她是個有思想、不肯苟同世人鄙見的獨特女子。
經過那日與皇阿瑪的一番深談後,琉璃公主本以為已經徹底解決所有難題,誰知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她意料之外;不過數日,皇阿瑪竟滿臉歡喜的出現在她眼前,一開口就是——
“皇兒,朕已經替你找到對象了,現在就等著你的下一步動作。”
青天一個霹靂,差點把琉璃擊昏,她怎麼也想不到皇阿瑪竟能如此輕鬆的解決她的故意刁難,這下子就算她有心違背也不可行了。
不過……要她就這麼乖乖認命,當然也是不可能之事。“皇阿瑪心中的對象也得要有兒臣的認可,不是嗎?”意思就是她若不想嫁,康熙皇帝也無法勉強。
知女莫若父,康熙皇帝又怎會看不出自己女兒有心刁難的舉止呢?“朕屬意的對象是豫親王府的大貝勒,瓜爾佳玄驥,接下來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朕答應你絕不出手幹涉,也不勉強,這樣如何?”
太好了!這情況正是她想要的,“謝皇阿瑪成全。”
是成全也是縱容,當今世上也隻有琉璃公主有此榮幸,隻因皇上對她向來是寵愛有加,嗬護備至。
聽說琉璃公主貌似無鹽,脾氣古怪,難以伺候。
又聽說,琉璃公主是個心腸狠毒的女人,終日以整人為樂,手段殘酷,真可說已到罄竹難書的地步。
眾說紛紜,訴之不盡,這樣的女子就算擁有公主的高貴身分也難以覓得良婿。家世好的說這樣的公主難以服侍,家世差一點的,又怕委屈了公主的身分。
因此,這樁婚事才輾轉落到豫親王府的大貝勒身上。
說起這豫親王府的玄驥貝勒,不隻是個赫赫有名的才子,更是個俊挺無比的翩翩佳公子。
他風流倜儻、出口成章、揮筆成文、滿腹經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騎馬射箭的功夫更是了得。
琉璃公主若能嫁給這樣的人才,當也不算辱沒了她公主的身分才是。
不過,問題就出在玄驥貝勒的身世上。
話說瓜爾佳玄驥乃滿州鑲黃旗人,他有個非常了得的曾爺爺名叫鼇拜。
鼇拜雖非皇族,但他自幼弓馬嫻熟、作戰勇敢,曾被賜封為“巴圖魯”,也就是勇士之意,在皇太極時代頗受重用,擢三等昂邦章京。
清兵入關後,鼇拜追趕李自成、斬殺張獻忠,為清廷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時運不濟,還差點丟了腦袋。
直到順治帝死後,康熙八歲即位,鼇拜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等輔政。
誰知他野心勃勃,勢力日益坐大,伺機鏟除異己。
此時的鼇拜雖已權傾一時,卻還不能滿足,終日作威作福,惹惱了年齡漸長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為奪回自己的實權,苦思良策,計殺鼇拜成功。
鼇拜被殺後,瓜爾佳氏從此沒落,雖有王爺之名,卻無任何實權。
這樣一個無權無勢的王爺,就連八品官也可以騎到他頭上放肆。
因此,當賴大學士替皇上向豫親王垂詢時,個性怯懦又毫無主見的豫親王心中雖有百般不願,卻也不得不替自己的兒子答應下這門親事。
可答應歸答應,這樁婚事卻依舊無法成定局,因為男方有家世的考量,女方有拒婚的打算,這下子可還有得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