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先生離開倫敦時就料想到他的這個計劃必定會引起軒然大波。最初是在改良俱樂部中打賭的消息四處流傳,讓顯貴的議員們都震撼不已。很快這消息被新聞記者抓住並登在了報紙上,通過看報紙倫敦甚至全英國都被轟動了。
大家關於這次的“環球旅行”眾說紛紜,似乎這又是一次“阿拉巴馬事件”(十九世紀中期英美因阿拉巴馬號沉沒而導致的曠日持久的國際官司)。部分人讚成福格先生的做法,另一部分人——也就是多數人——對此嗤之以鼻。在這麼短的時間裏環遊地球,假如隻是嘴上說說也就罷了,但要是真的身體力行,不說這絕不可能,可以說他可能神經錯亂了!
影響很大的《泰晤士報》、《標準報》、《晨郵快訊》、《每日新聞》等等二十多家刊物全都不讚同福格先生的這種做法。僅有《每日電訊》或多或少略微支持福格先生的這一計劃。人們都認為福格先生是行為怪誕,精神不正常。同時被非議的還有那幾位參與這次打賭的改良俱樂部的成員,下這樣的賭注的人簡直是瘋了。
關於這件事情報紙上出現了很多美妙而條理清晰的優美文章。一切與地理有關的問題英國人都很不感興趣。因此,所有的人都如饑似渴地看著報刊上關於福格先生周遊世界的所有文章。
起初的幾天,某些大膽的人——大部分為女人——讚成福格先生這樣做,尤其是從《倫敦新聞畫報》登出一張福格先生的相片後,這張相片出自改良俱樂部裏。有些先生,尤其是那些看《每日電訊》的人,大都異口同聲:“喂!喂!這有什麼不可以呢?比這更離奇的事情多著呢!”然而這家報紙的情緒立即就低落下去了。
到最後,國家地理協會雜誌在十月七日那天刊登了一篇篇幅很長的文章,全麵地評論了這個事件,批評這次旅遊真是愚蠢至極。通讀這篇論文的論點,一切都對旅行者不利,沒有天時、地利、人和,阻礙重重。倘若要成功地實現這個旅行計劃,啟程與返回的時間必須分毫不差,然而這簡直癡人說夢,要想實現幾乎不可能。可以相信,在歐洲如此短的交通線上,火車準點到達不成問題;然而,乘火車橫跨印度需要耗費三天,穿過美國則要七天,如何能讓這些時間可以銜接得萬無一失呢?其間還存在機器故障、火車脫軌、惡劣氣候、冰雪阻塞等等阻礙的不利條件,這全部會變成他們計劃的絆腳石。難道他不清楚冬季坐船出行肯定會被海風與霧氣拖延行程,在橫渡大洋的航線上,就算是最好的船隻,延遲兩三天到達也是稀鬆平常的?還有,哪怕隻一回遲到,如期回來的可能性就徹底沒了。倘若福格先生有一次誤了船,就算僅僅誤了幾個小時,也隻能等下一班船,然而這一回延遲將會令他的旅行沒有意義,甚至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