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將這條從太平洋岸邊到大西洋岸邊橫跨北美大陸的鐵路叫做“從此岸到彼岸”。實際上,“太平洋鐵路”是由兩個獨立的線路構成的:從舊金山到奧格登這一段歸“中央太平洋鐵路”管轄,由奧格登到奧馬哈這一段則由“泛太平洋鐵路”所管轄。自紐約至奧馬哈一共有五條鐵路線,交通運輸非常便利。
現在乘火車從紐約可直達舊金山,全程大約三千七百八十六英裏。由奧馬哈到太平洋海岸,途經印第安人和野獸出沒的區域。一八四五年,摩門(十九世紀初瑟·史密斯在美國創立的允許一夫多妻的基督教派,亦稱複興基督教)教徒被從伊利諾斯州驅逐後,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定居了。
以往即使在最順利的情況下,從紐約到舊金山也需要六個月,而今隻要七天就足夠了。
一八六二年,盡管說南方議員極力反對在北方修建鐵路,而準備在更靠南部的地方修建,但是最終還是決定在北緯四十一度與四十二度之間的地區修建鐵路。當時,林肯總統親自選定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城作為新鐵路線的終點,對此人們仍然對他十分懷念。隨即鐵路工程開工了,美國人少有官僚主義和文牘主義,他們非常務實,因此修建工程進展迅速。盡管建築工人們高效率的工作,但工程的質量卻非常好。在草原地區,修路的速度達到每天一點五英裏。機車利用頭一天鋪設的軌道運來第二天要鋪的軌道,所以軌道不斷向前挺進。
太平洋鐵路沿線連接著好幾條支線。它們分別通往衣阿華州、堪薩斯州、科羅拉多州和俄勒岡州。鐵路從奧馬哈開始,然後朝西方延伸,沿著普拉特河左岸到北部支流的河口,再繼續順著這條河的南部支流向前,經過臘拉米地區與瓦薩策山脈,繞過鹽湖直到摩門教首府鹽湖城,然後到圖拉山穀,沿著美洲大沙漠經過塞達、亨堡爾特山區、亨堡爾特河和西拉內華達河,再進入薩克拉門托,最後抵達太平洋海岸。鐵路沿線地勢平坦,即使是穿過洛基山脈的路段,每英裏的坡度最多也不超過一百一十二英尺。
這就是火車要行駛七天的大鐵路線。福格先生沿這條線路旅行可以——至少他的希望是這樣——在十二月十一日乘坐從紐約開向利物浦的船。
福格先生乘坐著一節很長的車廂,兩節分別用四個車輪的車橋頂支撐著車廂底部。列車利用這樣靈巧的設備能夠方便地進行小角度的拐彎。車廂裏不分小包廂:兩邊分別有一排靠椅,中間是一條通往洗手間與其它車廂的走廊。每節車廂都是如此。車廂之間通過車橋連接,這樣整個列車就能前後相連。旅客們通過車橋在車廂之間可以來回穿行,可以去客廳車、平台車、餐車、咖啡車。但是沒有看戲車,無論如何,將來肯定會有的。
有很多販賣書報的小商販在車橋上叫賣著,還有賣飲料、食品和雪茄的,他們的買賣十分紅火。
傍晚六點時,火車準時從奧克蘭車站出發。當時天已經黑了。天空布滿烏雲,天又冷又黑,馬上要下雪了。火車行駛的速度並不是很快,把停站的時間算在內,每小時隻不過是二十英裏,按照這樣的速度,火車一定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終點站。
車廂裏談話的人很少,旅客們大都睡著了。路路通和菲克斯靠在一起,他們沒有說話。自從上回他們開誠布公地談判以後,倆人的關係逐漸趨於冷淡。相互之間沒有了親密和友誼。菲克斯還如以前那樣對待路路通,而路路通對他更加注意,隻要偵探敢耍什麼花招,就馬上把他掐死。
火車開了一個小時後,天空飄起了雪花,但是雪下得很小,對火車行駛沒有影響。透過車窗向外看,隻見白茫茫的一片,火車噴出的灰色煙霧繚繞在雪裏。
八點時,一位列車員走進車廂,提醒旅客到睡覺時間了。不久,車廂就變成了臥鋪車:人們將座椅的靠背放平,精心設計的臥鋪被一個靈巧的機關打開了,很快,車廂就被分隔成多個的小包廂,所有旅客都有一張很舒適的床,厚厚的帷幔將所有不良的企圖都遮擋住了。枕頭軟軟的,床單又白又幹淨,一切都準備妥當。這時,旅客們紛紛躺下睡覺,好像在船上的艙室裏。列車風馳電掣般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大地上奔馳著。
由舊金山至薩克拉門托這段路比較平緩。這一段路程被叫做“中央太平洋鐵路”,將薩克拉門托作為起點,然後向東延伸,和來自奧馬哈的火車在途中相遇。從舊金山到加利福尼亞州首府,列車沿著流入聖帕布洛灣的美洲河向東北前進,這兩座城市相距一百二十英裏,車程為六個小時。夜裏十二點旅客們正進入夢鄉時,列車從薩克拉門托通過。他們沒有親眼看一看這個大城市——加利福尼亞州的立法議會所在地——的風貌,沒有看到這個城市的寬闊的街道、豪華的旅店、漂亮的車站、街心花園以及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