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村裏就有人說我要和王學芝搞對象。這陣風一傳出去,開始有人不相信:“就憑咱們這全國出名的燕子搞個莊稼人!”也有人說:“每天接到一大把外地來的信,燕子興許早在城裏搞妥了。”他們哪裏知道,就是在他們這樣議論的時候,我已經發出了第三封謝絕求婚的信了,其中有軍官,也有大學生。
人們知道我真要和學芝戀愛,嚷嚷得更厲害了。有人好像替我惋惜:“這個傻燕子,怎麼偏偏愛上個莊稼漢?”還有人退一步地說:“就是搞莊稼人,也應該搞個經濟條件好的,學芝他們家有啥,哥四個才一個屋!”當時我真想不通,難道一個人搞對象,就是為了沾對方的光嗎?這和過去的嫌貧愛富思想有啥兩樣?還讓我想不通的是:難道莊稼人就沒有出息,就不可愛?他們為什麼這樣看待職業分工呢?人家學芝就配不上我?我做出一點成績,還不都是黨培養的結果!
村裏,人前人後議論紛紛,我的心裏有一定之規。讓人不安的還有封建思想給我的壓力:一些嬸子大娘嘁嘁喳喳,說,在本村搞對象,在咱們司莊子可是個新鮮事。我心裏有些不安。
還是黨組織了解我的心。正在這時候,黨支部書記董德林同誌跟我談話,支持我們的婚姻。隨後,當時的公社黨委書記祝華同誌、李再春同誌也來了。他們讓我自己拿定主意,不要聽那些風言風語。是的,黨組織說得對:一個人可愛不可愛,主要在於他的品質,不在於職業和職位。說到經濟條件,我這麼看,我們的生活比過去不是提高了很多嗎?隻要我們好好勞動,今後,會一天比一天好。學芝由於小時受窮受苦,從來不講究吃穿。我討厭的就是那些好穿好擺的人。
一場風波過去了,我們把婚事定下來。這時候,原來就支持我的婚事的鄉親們都說:“燕子為了改變咱司莊子的麵貌,真是鐵心了!”我們燕子隊的姐妹們都高興地說:“這回,燕子姐總能跟我們在一塊啦!”操持結婚的時候,我二大媽和西頭二奶奶,都好心地勸我:“燕子,要點東西吧,學芝哥們多,這時不要,過了門,怕不給你做。”我就跟她們解釋。也有人議論:“燕子結婚,一定得添置不少東西,她隻要張張嘴,領導還能駁回?”(那時輕工業品奇缺,買縫紉機、自行車都得領導審批。)我還能那麼辦?我有啥特殊的?結婚買許多東西有什麼用呢?縣委、公社黨委領導同誌都問我缺什麼東西,我說不缺。村裏給我們找了好房子,可是我們不去,把一個棚子修了修,房子雖然窄,心裏卻寬暢。
我倆結婚後,互相尊敬,互相幫助。農活少的時候,晚上點起小油燈,學習《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他是民兵連長,文化低我幫他學習文件,還教他學習識字課本。我們還一起讀各地給我寄來的信,一塊受教育,受鼓舞。他比我大幾歲,入黨比我早,現在是黨支部委員。他常囑咐我,工作上要講究方法,不能性急,還時常提醒我不要自滿。
我倆生活上也是互相體貼。去年冬天,我到縣裏開會,2月我到各縣彙報工作,臨走他都囑咐我:“你就踏踏實實地開會、工作吧,家裏事不用惦著,老人家有我照管。”回來,爺爺告訴我,他老人家的寒腿犯了,學芝照顧得挺好。擔水、做飯,連尿罐都是他端。他這樣幫著我照顧爺爺,我工作更加踏心起勁了。
第十七節全家愛武裝
在唐山地區民兵比武大會上,樂亭縣於坨公社秦莊大隊的傅德俊,帶領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在距離100公尺處,用15發子彈,消滅了15個“敵人”,場上頓時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觀眾誇獎說:“這一家子真行!”
傅德俊是第一生產隊的指導員。他從土地改革以來,一直擔任村裏的幹部。大女兒振華是個共青團員、民兵排長,三女兒振芝是民兵班長。大兒子振生和三兒子振起,都是民兵連的骨幹。
今年6月,連隊號召民兵幹部們帶頭練武。振華和振芝有一顆保衛祖國的心,可就是怕練不好。德俊鼓勵他們說:“要想練好,得有勇氣,有決心,思想上得有敵人。解放前,咱家不趁房子,不趁地,你爺爺給地主韓廷起扛了一輩子活,一家人不能糊口。現在咱們吃穿不愁,咱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黨的領導下,靠槍杆子打出來的啊!你們應該拿起槍杆子,要敢打,能打,能戰勝敵人!”振華和振芝在父親的鼓勵下,帶著階級仇恨,開始苦練射擊本領。振華是個有心人,既能苦練,又能琢磨。第一次實彈射擊就打了24環。振芝剛16歲,臂力弱,射擊成績比姐姐差。她除了跟姐姐一起練習以外,晚上還躺在炕上練托磚,有時磚幾次掉下來,振芝勸她休息,她卻說:“功夫不過硬,怎麼能應付實戰需要!”這樣,她每晚總要練半個多小時。苦練的結果,到8月份,姐倆都能打二十六七環了。
振生和振起看兩個妹妹練武,開始有點瞧不起。看到他們打出了優秀成績以後,又羨慕,又著急,就要求妹妹幫助。振華與妹妹研究:“咱倆跟大哥、三哥開展個一幫一的活動,你幫三哥,我幫大哥。”從此,這個家裏就由兩個人練武變成了四個人練武。振生右眼有見風流淚的毛病,練了幾次,總打不好,泄氣了。振華就給他講練武的意義,講主觀努力是戰勝客觀困難的決定性因素。同時還耐心地教他貼腮,瞄準,扣機。振生在她的幫助下,意誌越練越堅強,技術越練越熟練,終於練出了良好成績。振起在振芝幫助下,也很快地熟練了手中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