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有著數十年技術經驗的工人們雖然不看好他們的子女或者家屬天天在勞動服務公司的發展,但是當有事請教他們的時候他們還是非常耐心的解答。
特別是包裝車間的楊桂林,他的兒子楊能不止一次向他請教關於皮鞋打磨的問題。
對於皮鞋打磨,愛民廠其實還有有點兒技術的。
雖然他們生產的款式不怎麼新潮,但是每年蜀省各地的供銷社還是有不少訂單的。
而打磨這塊,作為包裝車間的老打磨,楊桂林自然是很有發言權的。
其實以前的時候楊桂林也不是沒有教過楊能,隻不過當時楊能整日裏嘻嘻哈哈,要麼陪著狐朋狗友出去鬧騰,要麼是和人喝酒,根本學不進去。
可是現在才去了勞動服務公司還不到一個月,竟然請教起自己技術來,楊桂林不管楊能不能賺到工資,至少楊能變得踏實起來,他覺得這個小楊經理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除了楊桂林這邊,其實已經有不少的家庭遇到過這樣的一幕。
那是那些工人的子女再也不鬧騰了,每日一大早趕著班,等下班回來還拿著個小本子向大人們請教,整個愛民廠的小青年們與以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他們在沾沾自喜自己子女懂事的時候還不知道,這一切的改變都源自楊立民的一個承諾。
雖然楊立民一直堅持低調,但是勞動服務公司畢竟是一個有著一百二十多人的小廠,算是再低調,當車間裏第一批300雙女鞋生產出來的時候還是沒有瞞住愛民廠一眾領導和工人們的眼睛。
而楊立民則是再一次很榮幸的被李波請到了廠長辦公室。
辦公室裏,朱紅軍正笑眯眯的拿著一雙鞋看來看去,不管是折邊位還是針車的針距,又或者大底都一一仔細的查看。
楊立民朝朱紅軍打了個招呼。
對於朱紅軍這裏為什麼會有一雙他們正在生產的女鞋,楊立民是早知道的。
因為在前幾天包裝車間那邊已經彙報過朱紅軍拿了一雙鞋的事情。
楊立民當時還以為朱紅軍是見者喜歡,準備給家裏人弄一雙,卻沒有想到朱紅軍居然會把鞋放在辦公室。
這雙鞋是楊立民兩款設計的一款,當然也是現如今正在生產的一款。
畢竟半流水線雖然容易手,但是相對的也有劣勢,那是更換生產的款式不太方便,沒有全套作業那麼靈活。
“來,小楊,你先坐!”
朱紅軍滿臉都是笑意,他對這雙鞋很滿意,這樣的鞋雖然在他的眼裏還算不好,但是勝在款式好看,新穎,如果拿出去銷售他覺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他知道,這雙鞋僅僅隻是勞動服務公司生產第一批三百雙鞋任意的一雙,也代表了其他的299雙鞋應該都有這樣的品質。
這.....
顯然不簡單啊!
固然這裏麵生產的數量相對愛民廠的大貨生產要小,可是別忘記了,勞動服務公司正式生產產品還不到半個月,竟然....竟然已經有了規模!
哪怕是隻有區區三百雙鞋,可也不得不重視了。
因為這三百雙鞋如果按照正常售價每雙八塊錢來算,那麼也有2400塊!
半個月2400塊,一個月是4800塊,一年呢?更不要談勞動服務公司那邊生產流程理順,工人們技術成熟以後的生產效率。
那該是多少?會不會直接超出愛民廠這邊的產能?
想到這兒,朱紅軍的心底有種狂熱,一種喜極而泣的感覺,這一波貌似賭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