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老太後60歲大典,無論如何不能礙著(1 / 1)

李鴻章低頭飲茶,喝得呼呼直響,他心裏暗自想道,別人當然願意打,反正唱高調隻費點兒清口水,而我卻得出人出錢,等把我的家底打完了,這位置好空出來給別人坐。

正想著,那李蓮英已悄悄進門,向李中堂一鞠躬,說:“中堂請起。”

李鴻章忙正了正三眼花瓴的珊瑚紅頂帽,跟著李蓮英到了養心殿。兩個太監打起黃緞簾子,李鴻章彎腰進門,向前兩步,雙腿跪下,唱道:“臣李鴻章恭請皇太後、皇上聖安。”

可能是因為天熱的緣故,李鴻章唱的這諾聲不響亮,嘶聲嘎嘎的,沒中氣似的。好在他痰多的毛病舉朝皆知,經常如此。

慈禧微微一笑,說:“老中堂免禮,這大熱天兒,也怪難為你。”

李鴻章忙摘下頭上的頂子,低下頭去,高聲說:“謝天恩!”然後一下叩了三個響頭,那青磚地發出三聲輕響。

李鴻章第一次見聖上時,心情激動,大有一生功業在此一舉之勢,那頭叩得特響,沉厚清脆,仿佛地都在顫抖。當時就覺得叩得頭昏眼花,回去三天,腦袋還痛。以後見得多了,就悠了些勁兒,沒那麼死心眼了。現在老了,倘若叩得太認真,一下叩出個腦昏的毛病,躺在皇宮出大氣,豈不是被人認為老不中用了!

“給老中堂看坐,上茶。”慈禧對李鴻章一向親切、客氣,李鴻章心裏明白。他也總是想慈禧所想,為慈禧所為,力報知遇之恩。

“老中堂。”慈禧一口好聽的京片子,“這大熱天兒,把你叫來,知道為著什麼嗎?”

“臣不明白,請老佛爺明示。”李鴻章覺得這氣兒還不足,聲音仍舊幹澀澀的。

“袁世凱的奏折看過嗎?”慈禧問。

“臣看過。”李鴻章答。

這時,一直沉默無語、柔弱蒼白的光緒帝突然問:“日本咄咄逼人,你有何對策?”

慈禧的臉色像布了一層寒霜,她實在討厭有人分享一點兒最高權力,如果不是祖製,她早就想自當皇帝了。但思慮再三,還是當太上皇好。一則,反正光緒是傀儡,所有事都得由她做主;二則,好了是她的功勞,壞了則往那個倒黴蛋身上推。

李鴻章對這事兒也有矛盾,他同情皇帝,按老祖宗的規矩也該由皇帝當政。但光緒之柔弱,不堪承當大事,李鴻章也是心知肚明。

慈禧歎口氣,說:“這小日本究竟是何居心?”

李鴻章沉住氣,他認為可以發揮一下他的辯才了。於是,他用沉鬱的聲音答道:“臣以為,這件事既有朝鮮難以解決的亂民暴動,也有他們的陰謀。試想,如中日兩國出兵,極有可能在朝鮮引起幹戈,兩敗俱傷,朝鮮得利,而且很可能脫離我宗主屬國的地位。就日本而言,雖野心頗大,卻也斷然不能與中國為敵。臣以為,和為貴。在此事上,還要以夷製夷,如日本太無章法,臣相信俄、英等列強不會坐視的。”

慈禧點點頭,說:“我也這麼想,隻是要盡量避免戰爭,隻要不打就好辦。我現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京師的防衛,如果京師能安好,其他事都好辦。況且,這當兒還有頤和園的修築,我60歲大典這些大事兒,無論如何不能礙著。懂了嗎?”

“臣明白。”李鴻章鬆了一口氣。

“皇上還有什麼嗎?”慈禧問光緒帝。

光緒帝張張嘴,想說什麼,卻終於沒說出來。慈禧對李鴻章說:“你叩安吧。”

李鴻章退出後,一身是汗,忙用手帕擦擦滿臉汗油。老佛爺不想打,這不正好。反正她把軍費都用光了,打也是輸,還免得把淮軍和北洋艦隊拿出去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