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真的想做個好人(2 / 2)

不過由於這位袁大人之前已經多次鬧過笑話,比如預言魏開平五年兗州將有大旱,結果那年兗州暴雨連連,大河決堤,兗州成為一片澤國。

預言魏開平七年晉州將鬧蝗災,結果蝗蟲沒來,反倒是北方蠻族南下晉州搶掠,跟蝗蟲過境似的,後被魏軍擊退。

因此朝廷也沒太把袁逸景的預測當真,加上所請又太過殘暴,皇帝最終也沒有同意,隻是將年號改為“正聖”,討個吉利就算了。

話說潘陽離開潘家村後也沒走遠,他一個十歲的小孩子也別想著走多遠。

青牛鎮下轄十八個村,離潘家村最近是李家村,跟潘家村隔著一座山。

潘陽直奔李家村而去,山路難行,還沒等他爬到山頂,天色就已經暗了。

潘陽又累又渴,幸好包裹裏有爹娘給他準備的幹糧,水就直接在山上的小溪流裏喝,幹淨。

吃飽喝足,天就完全暗了,潘陽選了棵大樹爬上去,用藤蔓將自己牢牢綁在樹幹上,就這樣睡覺。

睡在樹上也不是完全安全,但至少能避開一些食肉動物,已經是現在最好的條件了。

湊合一宿,潘陽繼續前行,下山就容易多了,日當中午,他就走到了李家村。

潘陽可以在李家村住下來,隻要不作奸犯科,不連累李家村即可。

他之前之所以被潘家村驅逐,並非村民不能容忍他那些惡作劇,而是大魏朝廷律法規定,出現惡人的村子將被處罰。

不過李家村沒人會收留潘陽,他隻能睡在村口的古井邊。

這是至聖堂教化的要求,禁絕世間一切罪惡,不勞而獲也是一種原罪。

所以,潘陽不僅沒房子住,甚至也沒有人會賞他一口飯吃,他要是敢行乞,會被直接抓進官府!

至少第一步算成功了,隻要睡在村子裏,哪怕席地而睡,至少不用擔心被狼叼走。

至於接下來的生存問題,潘陽也早有計劃。

第二天,李家村的人發現,村裏多了個賣柴火的小男孩。

老爹給他的包裹裏有一把斧頭,潘陽現在隻能靠上山砍柴來維持生計。

一捆不大的幹柴遞過去,一位胖大嬸隻舀給潘陽一小勺的稀飯。

對此潘陽倒沒有異議,至聖堂教化下,貪便宜可是重罪,所以一切交易所有人都會自覺遵守“公平”二字。

一捆幹柴隻換到這麼點稀飯,但潘陽也沒辦法,他的力氣還太小。

沒有力氣,就砍不了足夠的幹柴,就換不到足夠的食物,就會導致吃不飽,吃不飽又會導致更沒有力氣砍柴。

如此反複惡性循環,僅僅幾天,潘陽不但吃光了包裹裏的幹糧,還餓得頭暈眼花,眼看是不成了。

“喔喔喔,”一隻大公雞高聲啼鳴著從潘陽麵前走過…

半個時辰後,在一個山洞中,潘陽一邊啃著香噴噴的烤雞腿一邊念叨著:“我真的想做個好人。”

隨著村裏雞鴨隔三差五的丟失,李家村村民很快懷疑到了潘陽頭上。不過此時,潘陽已經向著下一個村莊出發…

魏正聖十三年。

“我真的想做個好人!”這句話潘陽在從李家村出發後的三年裏,幾乎天天都要說上一兩次。

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手上腳上都戴上了鐐銬,背後還有個虎背熊腰的大漢一腳狠狠踢在他屁股上:“小兔崽子,下輩子再說吧。”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雖然潘陽偷吃雞鴨是流竄作案,但畢竟大魏如今天下太平、正氣暖人間,小偷也是稀罕物了。

捕快又閑得沒事幹,恨不得從地縫裏挖出幾個作奸犯科之輩,所以潘陽雖然機靈,終於也被抓了。

他被押送到了靈台鎮,鎮中央的斷頭台就在眼前,四周早已站滿了一圈圈圍觀的百姓。

幸好這幾年不停流竄,靈台鎮離青牛鎮很遠,爹娘和奶奶應該不會收到他被砍頭的消息吧,潘陽此刻心中暗自慶幸著。

依然瘦小的脖子被一隻粗糙大手狠狠按在了斷頭台上的凹槽裏,潘陽知道,接下來劊子手會燜一口酒,噴灑在手中那把砍頭刀上,以前聽說書的講過。

“可憐啊,這孩子還那麼小,就要被砍頭了。”

“可憐個屁,這小子可鬼精了,官府愣是找了三年才把他抓到。”

“是啊,從小就這麼鬼精,一旦讓他長大成人,豈不是要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至聖堂萬歲,大魏朝萬歲,皇上萬歲!多虧他們教化天下,除惡務盡,我可不想身邊有這種惡人存在。”

人群中議論紛紛,潘陽已經聽到背後劊子手往刀上噴酒的水聲,他緩緩閉上了眼鏡。

是善是惡,都不重要了,反正他就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