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氣道(1 / 2)

至聖堂的考核,怎麼如此兒戲?

而且看起來,除了他,其他排隊的人,無論是等待考核的小孩子,還是陪伴的大人,好像都沒什麼異議似的。

潘陽也是有理想的人,並不滿足小富即安,所以他最終決定將戰馬賣了,懷揣一百多兩銀子,一路南下,路過三山鎮時見正好在進行入學考核,就報名參加了。

在大魏朝,想出人頭地,要麼走科舉進官場的路子,要麼就是進至聖堂修習正氣道,別無其他選擇。

黃衛忠一臉的不耐煩,隻想早點結束這兩年一次的入學考核。

被派到這麼小的一個鎮子當唯一的教化使,自然是因為他資質不高,在至聖堂混得不怎麼樣,而且他的人生巔峰也基本就止步在這裏了。

看著一群擁有“無限可能”滿懷希望的小孩子,他能有好心情就怪了。

所以他才自暴自棄,不修邊幅,邋遢得像個小老頭。

直到他看見潘陽,眼裏才出現了一絲波動,訝聲問道:“你幾歲了?”

“稟大人,我十三歲。”潘陽恭謹抱拳。

人群中立刻傳出一陣陣竊笑,這點潘陽早有所料,在一群最多九歲的小孩子中間,加上他還長得偏高大,不冒尖才怪。

所以他早就想好了,不緊不慢的補充道:“稟大人,我叫潘陽,之前由於父母早亡,家貧,未敢奢望拜入聖堂。不久前,一遠房族叔將我收養,資助於我,方才前來考核。”

黃衛忠盯著潘陽瞧了一會兒,才淡淡說道:“至聖堂不管出身來曆,隻要你能交納得起入學費用即可。隻是曆來修習正氣道都是從八歲開始,最晚九歲。雖沒規定超過九歲就不能入學,但你畢竟已經晚了五年。”

頓了頓,接著說道:“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八歲是最佳的開靈時間,能不能修煉正氣道,這段時間最為寶貴。根據以往經驗,超過十二歲才開始修習正氣道的,還從沒人能修習入門。所以,你不合格,下一個。”

潘陽一臉失落的走到了一旁。

拜入至聖堂一開始就要繳納一筆不小的費用,以後的修習過程中還要不少費用,所以在潘家村的時候,也就隻有族長等寥寥兩三戶人家能送孩子去青牛鎮入學。

潘陽當時是不敢想的,因此也沒怎麼關注,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個問題。

由於考核簡單到就是看一眼而已,所以僅僅半個時辰不到,考核就全部結束,要不是登記要一段時間,還能更快。

“大人,這是考核結果,參加考核的一百二十人,共錄取六十四人。”負責登記的小哥將花名冊雙手奉上。

黃衛忠接過花名冊看了一眼又還回去,朗聲道:“考核通過的人,排隊繳納費用,明天辰時入學。還有,最近鎮裏不太平,大善人盧員外家裏剛失竊,你們注意保管自己的財物。”

說罷就走了。

人群自動重新排隊在登記小哥處開始繳納費用,沒通過考核的人隻能怏怏離去。

不過,不包括潘陽。

很快,黃衛忠就發現了跟在後頭的潘陽,轉過身,嘴角微微一笑。

“請大人收我為徒,我想做個好人。”潘陽屈膝,跪倒在地。

“你可想清楚了?看在銀子的份上,本使可以讓你旁聽。你不算正式入學,所以你的學費是歸我個人所得,入學加上後期學費約要一百兩銀子。但別看今天本使收了六十四個小孩子,這些人實際上最終有三個能修習到成功入門的程度就算頂天了。”

黃衛忠一臉玩味,頓了頓接著說道:“更何況,他們還是適齡入學。本使之前並未騙你,十二歲以後才開始修習正氣道的,大魏朝從來就沒人能修習入門。代價那麼大,希望又是那麼小,你確定想清楚了?”

潘陽再拜道:“請師父放心,弟子既然來了,自然是想清楚了。”

“有錢不賺,那是傻子,”黃衛忠上前一把扶起潘陽,微笑道:“不過你現在暫時隻能稱我為大人,按聖堂規矩,隻有修習到了入門程度,才能拜師。”

“是,大人!”潘陽躬身行禮,奉上百兩雪花銀。

三山鎮聖堂分部,黃衛忠手持一本書,搖頭晃腦,朗朗而談: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先聖孟子說的意思是:這難以說得明白。那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用邪惡去傷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

那浩然之氣,與仁義和道德相配合輔助,不這樣做,那麼浩然之氣就會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樣疲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