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福老爺子接下了打理酒樓的任務,按照晁蓋的方法到處挖牆腳,這天老爺子坐在一家酒樓的包廂裏,將十幾文錢當作小費送給夥計。
夥計一見有十五六文,這可是他一天的收入啊,激動的腦袋都能觸到晁福的褲襠,連忙後退,道:“說說,你們店裏都有什麼拿手的菜?誰是你們店裏的名廚?”
小夥計連忙大獻殷勤地說道:
“這位爺,要說拿手菜啊,頭一道是於師傅的糖醋魚。於師傅本是海州東海縣人,他姓於,也偏偏愛吃魚,又恰恰會做魚。他這魚跟別家的魚都不一樣,據說做法很特別,小的不清楚。但是味道非常鮮美,是本店的招牌菜之一。這第二道是薑師傅的魚香碎滑雞……”
小夥計滔滔不絕,不僅把自己店裏的情況說了一遍,甚至他連了解的城裏別家酒樓的拿手菜也拿出來比較,這讓晁福覺得這頓飯錢花的非常值,竟然得到這麼多有用的信息,順手又將一串錢遞給夥計,然後點了幾個招牌菜。
……
接著的幾天裏,城裏的幾家酒樓接連有廚師因各種理由而辭職,有因為打架的,有因為家裏有病人的,還有因為喝酒不幹活打碎瓷器引咎辭職的。由於各家酒樓也隻有一個或兩個廚師離開,並沒有引起別人的在意。
晁福接到了晁蓋讓他請廚師的任務後,就連忙到城裏各家大酒樓吃了一遍,通過這樣的方式,一下子挖了十幾個城裏各酒樓的名廚加盟自己的新酒樓。任務完成的很圓滿。
晁蓋聽說了晁福老爺子到各家飯店挖牆腳的做法後,哈哈大笑,道:“老爺子,還真有你的,你這方法太漂亮了,簡直天衣無縫,人家找茬都找不到借口,以後這聚緣酒樓樓的生意就有你全權負責吧。”
晁福一聽,感動得差點兒熱淚盈眶,讓他一個老頭兒全權管理這家新酒樓,這是多大的信任!晁福暗暗尋思,如果不能掙大錢,多對不起少爺啊。
十多天後,鄆城縣安泰街一家名為“聚緣酒樓”的酒樓隆重開張,引起了各階層市民的注意。其實酒樓開張這事兒本身不是怎麼惹人眼,因為每天都有很多家店鋪開張或者因為經營不善而關門,司空見慣,見怪不怪,隻是這家名為“聚緣酒樓”的酒樓開張不同以往,不由得人們不注意。
晁福遵照晁蓋的交代,請人帶領十多個街頭的流民和無家可歸者,高舉寫著“聚緣酒樓”大字的彩旗沿著滿城的大街到處遊走,一邊走一邊敲鑼打鼓,吸引人的注意,還趁機給路人介紹“聚緣酒樓”所在何地,有哪些招牌菜,有哪些名廚主刀,有什麼優惠大酬賓的活動等等。好在晁蓋事先已經到衙門打過招呼,不然他們早就被當作擾民事件給抓起來了。
幾個原本在街頭說書賣唱的先生也被請來,要他們編排關於“聚緣酒樓”順口溜,誇獎酒樓的好菜好酒好姑娘,誰編的好聽好記,有意思,賞二兩銀子,請他在大街小巷唱,更優秀的,“聚緣酒樓”會聘請他在酒樓裏說書,每月一兩銀子,還管飯吃。
一兩銀子啊?這些在街頭說唱的兩個月也未必能掙這麼多錢,於是趕緊搜腸刮肚,將自己手機的好詞稍加改動變成誇獎“聚緣酒樓”的段子。
這年代沒有新聞報紙電視機,晁蓋認為這些說書的嘴就是很好的宣傳工具。結果在酒樓開張的當天,大街小巷就有好幾個說書的在為“聚緣酒樓”說唱宣傳。
聚緣酒樓門口擠滿了人山人海,很多人是來看熱鬧的,也有很多人是來看酒樓門口的迎賓小姐的。經過晁蓋的專門訓練,這些丫鬟表現得落落大方,體態端莊,簡直是大家閨秀,真讓晁蓋大開眼界。
晁福手裏拿著一個鐵皮卷成的簡易擴音器,對著熙熙攘攘的觀眾道:“各位父老鄉親,今天是聚緣酒樓酒樓開張大喜的日子,東家決定,凡是今天進店吃飯喝酒的顧客,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