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早晨,大雨新過,含蓄的陽光灑下縷縷地金絲,照耀在巍峨的鳳梧山頂上。晨間的露珠,晶瑩剔透,帶著幾分不舍,從枝葉間悄悄地滑落。
山林中,時兒輕風呼呼,時兒鳥鳴啾啾,一切都顯得別樣的安寧而和諧。
然而突兀中,卻傳來了幾聲急促呼喊的聲音,將這份自然的恬靜硬生生地打破。
“小五,快,加油,隻差幾步了。”
“默默,堅持住,就到終點啦。”
“小五,你行的,老爹相信你能行。”
山頂上,兩名中年人帶著四名少年正在為一名皮膚黝黑地少年鼓勁呐喊著。
兩名中年人,一男一女,男的乃是一名粗獷壯碩的大漢,看其衣裝打扮,應該是這山中砍材的樵夫,女的則是一身樸素農裝,與男子相依相偎,儼然一對淳樸的農家夫妻。
四名少年,三男一女,大的約莫十五六歲,小的不過十歲出頭。
此時六人神情激動,直盯盯地注視著眼前的少年,似乎有些著急地想上前去,親身替代。
看著前方兩大四小的親人們,少年的眼睛濕潤了。
“恩,我一定要加油,我不能放棄。爹,娘,還有哥哥,還…還有姐姐都看著呢!我一定會成功的,小五你給我挺住。”少年渾身顫抖地咬牙自勵。
此時的少年,幼小的身子前,居然抱著一塊近乎其身體般大小的石頭,踉踉顫顫,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動著。觀其後方痕跡,竟然已經遠達近百米之遙。真的難以想象以一個如此小的身軀,這是怎麼熬過來的。
今天是少年的十歲生日,父親母親帶著他以及三位哥哥和一位姐姐,來到鳳梧山山頂之上測試他們幾個小家夥的體魄,看看他們身體鍛煉的如何,隨後再開一頓大餐,以示慶祝。
這風梧山之名,來至於一則民間傳說,傳聞曾經有一隻天鳳在此山停落歇腳,見此地四野荒蕪,便吐了一口仙氣,這才福浙了一方之民。
人們在安居樂業之後,為報答天鳳的恩情,便將此山取名為鳳梧山,以表達對這隻天鳳的紀念和祝福。
少年名為韓默,祖祖輩輩都居住在這鳳梧山山腳之下,靠著山中打柴為生,一家人團團圓圓,合合美美,日子雖然過的清平,卻也樂在其中。
不過如今世道變了,天災人禍不斷,官府稅收連連,原本能夠依靠微薄收入勉強度日的韓家,也實在是熬不下去了。
自從韓默的爺爺開始,家中就要求棄俗習武,希望能煉就一身高超的本事,來改變家中的現狀。
然而,當時的父親韓烈已經年過雙十,根骨早已成形,爺爺更是步入老年,哪還能煉出個什麼名堂?
無奈之下,大家都隻好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並且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在爺爺強烈的要求之下,父親韓烈竟然一口氣生下了五個小娃,四男一女。
排除了農家女子不方便煉武外,小夥子們也足足可以提供四份希望,這已經是韓家經濟收入支撐的極限了。
看著眼前已經力盡卻依舊堅挺的小兒子,父親韓烈心中感到一陣驕傲,卻也滿不是滋味,臉上頗顯幾分不忍之色。
感受到丈夫心中的苦悶,妻子輕輕捏了捏丈夫的手心,表示安慰。韓烈知其心思,低頭對懷中的妻子抱以一個心安的微笑。
“唉,再苦再累也得煉啊!”韓烈心中長歎一聲,將眼神再次投向了抱舉著那塊足足五十斤重大石的小兒子。
看著父親憂鬱而激勵的眼神,韓默一瞬間似乎明白了什麼。
“自己是希望,自己是家裏的未來,哥哥們都做到了,我也能行的。絕不能倒下,絕不能!”韓默心中頓時燃燒起一股澎湃的激情,腦中的意識已經漸漸模糊,唯有體內的熱血仍在沸騰。
一步,二步,三步
近了,就近了,隻有僅僅三步了。
“啊~~”
隨著一聲幼嫩的嘶吼,韓默抬起雙臂用出自己全身最後的力氣,向前大邁三步。
“咚”
大石終於落地。
“成功了,小五,你終於成功了。”父親韓烈已經雙眼濕潤地興奮叫喊出口,快速地扶起就要支撐不住的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