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大家應該是很是敬重桑三爺,因而並沒有人敢大聲地說,隻是小聲地嘀咕著。
不過也有人看著胖乎乎圓滾滾,和菩薩身邊的小仙童一般的錦錦,眼熱的很。
“這娃娃生的可真好看。”
“是啊是啊,還白胖白胖的,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
張氏聽了這些話,心裏高興極了。
當娘的就喜歡聽這些話,尤其是說女兒有福氣的這種話。
“咦,我看他們一家都胖乎乎的,一點也不像逃荒的啊。”
“看人家這大馬車,這是有錢唄。”
“不光是有錢啊,逃荒路上什麼人都有,都能平平安安的到了,說明人家也有本事。”
“對,也許他們和桑溪一家不一樣呢。”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桑榆幾人也走到了村口那個破房子前麵。
桑三爺說道:“就是這裏了。”
院子挺大,就是隻有孤零零的三個土坯房,看上去有些蕭條敗落。
門前還有一棵大棗樹,看上去已經抽芽了,等到五六月應該就能綠油油的了。
“這裏很好,謝謝族長費心了。不過我們也不能白住,這些錢,就當是租金,多少也是個意思,還望族長不要嫌棄。”
桑榆掏出一小塊碎銀子來,也不過四五兩銀子的樣子。
但是這在莊戶人家看來,已經不少了。
桑三爺更是說什麼都不肯收:“說什麼呢?都是同族之人,更何況這是敗落沒有人住的房子,空著也是空著,怎麼能收你們的錢?”
老爺子黑著臉,很是不高興。
他們桑家,可不是那種沒有一點人情味的宗族。
桑榆也沒有硬塞,笑嗬嗬的說道:“那這樣,等晚上了,我家弄點白麵肉餃子,給大家夥大大一人送去一碗,算是感謝大家的收留。”
總而言之,桑榆這個錢是要花出去的。
她能感覺到族人對他們的抗拒,但她也知道,大多數原因在於桑溪身上。
想要在這裏生存,那就必須改變族人的看法。
第一步,就是不能想當然的接受族人的好意。
果不其然,大家看見她如此懂事,都很滿意。
“桑河嫂子,你太見外啦,咱們都是同族之人,!互相幫忙是應該的。”
一個大小夥子,黑黢黢的臉,蕩漾著笑容,大聲呼喊著。
桑榆也笑著回應:“那大家就幫我們收拾收拾院子,晚上我們請大家吃餃子,如何?”
“好嘞。”
“桑河嫂子大氣啊。”
“瞅著這桑河嬸子和桑溪一家是不一樣啊。”
沒有人會拒絕善意的。
因而族人對桑榆一家,算是感覺好了一些。
桑三爺讓眾人散了去,自己也離開了,臨走的時候讓桑榆一家放心的住著。
“娘,這裏好大,咱們開始在這裏開菜園子。”
“這裏可以修建一個馬棚,放咱們的馬車。”
……
就在桑榆一家興奮的規劃未來生活的時候,一道充滿惡意的老太太的聲音傳了進來。
“桑榆娘你個賤人,有錢給外人,怎麼不知道孝敬你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