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十數年來,位於中原的天承國與北方烈火族長年鏖戰,使得國力衰減,積弱不振,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皇帝趙煌生性懶散怕麻煩,原本十分倚重丞相陳仲,但陳仲私心頗重,且執政數年國力仍無起色,甚至每況愈下。漸漸的,趙煌發現為其擬旨批奏、奉陳規誨的華蓋殿大學士藺爾愷,年紀輕輕隻近而立,卻是深謀遠慮,穩重自持,對於政事及民生往往有獨特且卓越的看法,因此皇帝越來越信任藺爾愷,把政事全丟給了他。
皇帝對於陳仲的依賴日漸稀釋,藺爾愷的氣勢卻如日中天,終於,皇帝決定重用藺爾愷,不僅讓他教導太子讀書識政,更給了他權力,而藺爾愷也不負所托,除了十歲的太子越來越知書達禮,多項新政的推行也讓頹廢已久的天承國有了新氣象。除此之外,藺爾愷還獨排眾議請皇帝用偏將胡大刀為征北大將軍,力抗烈火族,果然在一年內便連戰皆捷,最後迫使烈火族派使節前來,議定和平。
打了十幾年的仗,終是戰勝作收,天承國莫不舉國同慶。而前來的烈火族使節,不僅僅帶來賠償的金銀財物,更送來公主沐煙藍,欲以和親的方式與天承國約定二十年和平。
煙藍公主一到,天承國舉國譁然,因為有好事者去打聽,這煙藍公主其實是不願嫁的,而且她在烈火族隻是個無足輕重的公主,長得又貌若無鹽,體弱多病,不被烈火族長沐焰所喜,甚至以烈火族的文化習慣推斷,肯定也是舉止粗鄙俗氣,恐怕這天承國的傑出青年也沒有人敢娶。
娶了她,肯定成為全國的笑話;但不娶她,又拂了烈火族的麵子,好不容易休戰,難道又要為了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打起來?
這麼明顯的羞辱,皇帝自然不會中招,把煙藍公主許給皇子,但又不能將她隨便嫁給阿貓阿狗,一時之間,皇帝陷入了苦惱。
陳仲知曉了皇帝的煩憂,立即不懷好意地進言,藺爾愷年少有為卻未娶妻,怕是忙於國事將終身大事都耽誤了,建議皇上可將煙藍公主指給藺爾愷。
皇帝一聽覺得有理,二話不說便下了一道聖旨,將沐煙藍許給了藺爾愷,朝廷百官及全國百姓都以為藺大學士可能會抗旨,沒想到他居然默然地接下了聖旨。
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這是為了兩國的和平,也是不想與陳仲有所磨擦,為了顧全大局,連自己的終生都賠上了,所以雖然譏笑諷刺他的人不少,但暗自佩服的也很多。就這樣,在皇帝的主持之下,藺爾愷迎娶沐煙藍的日子已然到來……
這一天,皇家的馬車充作迎親的轎隊,氣宇軒昂、一身正氣的藺爾愷,在敲鑼打鼓的樂聲中,至皇宮與沐煙藍拜堂,接著用十六人大轎將她抬回了藺府。這之間,藺爾愷連看都沒有多看她一眼,成親對他而言就像例行公事一般。
他不知道的是,身旁這個嬌弱無比,還需媒婆扶著拜堂的煙藍公主,早就昏迷不醒,命懸一線了。
待到送入洞房,卻是公主獨自被內侍抬到了新房之內。
“快!快!小心一點把她放在床上,千萬不能讓她斷了氣。”
“唉,這個煙藍公主究竟是吃了什麼東西,居然這樣奄奄一息的,要是死在咱們手上,咱們有十個頭都不夠砍啊!”
“是極是極,人丟了咱們就快走吧!隻要藺大學士進洞房時她還有氣兒,之後死在藺府就沒咱們的事了,讓藺大學士自己去和皇上交代吧!”
三言兩語之下,不知死活的沐煙藍被扔到了新床上,一群內侍便急匆匆的離開了。
由於藺府原就人口不多,再加上沐煙藍的入府……說難聽一點就是皇上沒地方塞,硬塞進來的,所以一時之間也沒有安排人服侍她,沐煙藍就這麼不省人事地昏迷著,呼吸斷斷續續,似乎就要香消玉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