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新思路(1 / 2)

自從梁悠穿越到這大周國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窘迫的情形,雖說以前父母務農來供養自己上學吃喝,可是日子過得其樂融融。現在父親去世,自己丟了工作,楊郎入獄,還好母親去佃戶那裏收來一些地租錢,可那也是杯水車薪。佃戶們都以戰亂為由少交了三分之二的錢,梁母沒有辦法,自由今年在重新再做打算,可這畢竟還得等上一年。

梁悠這裏焦頭爛額,卻見張大胡子仰頭喝了一口酒,縷了縷才三十多歲就已是花白的胡子,低頭道:“我現在的情況可謂是空前絕後。”

梁悠大致聽了一下張大胡子的話:“自從戰亂,梁悠等人回到京都之後,大家都逃亡到附近村寨,所有的事情活計都扔下。待大周勝利,鎮中的人都回到鎮子裏,所有的活計生意都恢複起來。魏國被大周劃成自己的諸侯國,由信任諸侯王繼續領導,而魏國不產糧草的事實卻沒辦法改變,所以張大胡子將新近上任的賬房先生再次收買,一來二去大家混的很熟。不料一日自己的老婆與那賬房先生帶著自己的財產遠走高飛,把自己的兒子也帶走了。”

梁悠聽到此心裏也替他難過,未免有些同情,無奈自己現在基本上已是自身難保,嗬護還管他的事呢!

梁悠站在院子裏環視了一周,隻見那些下人已經被遣散了,隻留下一奴一婢來照顧自己的生活,張大胡子則是每日飲酒消愁。

梁悠這時想起自己前來的目的,原本不打算說出口,卻見張大胡子擦了擦眼角的餘淚,道:“梁先生來是有事情的吧?不然怎的從京都回來?”

梁悠被張大胡子猜中了心思,卻有些不好意思,道:“本是要來麻煩張爺的,可如今……”

梁悠臉上的同情之意被張大胡子盡收眼底,再看梁悠現在亦是一臉的滄桑感。將酒壺放下,在袖兜裏掏出一疊銀票,放在梁悠身前,道:“我如今用錢的地方也少的很,這些你拿去用吧!”

梁悠看著折疊銀票,傻在那裏。這些銀票沒有一千也得有八百兩,梁悠現在才覺得這銀子真是好東西,將錢拿起來,分出一半來,道:“這些你留著,日子還得過。”

張大胡子搖搖手,道:“梁先生忘記了?我總是給自己留著後路的,生活費用我還是有的。”又喝了一口酒,將眼睛閉上,躺在搖椅上,又道:“先生若是再有機會合作,我還是會選你的。”

梁悠想再勸勸張大胡子想開些,卻見他又喝起酒來,眼角的淚水閃著光,梁悠不忍再揭開他的傷疤,低身萬福,向自己的家裏走去。

梁悠走在大街上,看見的都是戰亂之後剛剛恢複的景象,一些泥瓦匠忙的不亦樂乎,全然看不出戰後的慌亂。

路過邊軍衙門,往日的印象湧上心頭。看見有許多不認識的士兵在那裏忙著自己的活計,梁悠走上前去,道:“請問這位軍爺,鄭青回來了麼?”

這個士兵看來不是好脾氣,剛想發火,卻聽梁悠叫自己“軍爺”,臉上落出一絲滿意之色,道:“還沒呢,在京都還要辦些事情,怕是要個把月才回來的。”

“哦,那麻煩了!”

經過這些事的磨煉,梁悠已經從一個愣頭青逐漸轉變成一個圓滑的人,懂得隨機應變,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不然很難辦事。

梁悠繼續前行,走到茶館,邁步進到裏邊,點了自己曾經經常去的雅間,依舊是那個夥計來招待,梁悠一笑,道:“麻煩來壺龍井。”

小二應聲下樓,梁悠坐在這裏心裏很是茫然,不知前方是什麼樣的事情在等待自己。

不多時小二將茶水茶具都端上來,梁悠喝著茶,心裏依舊在多愁善感。這時卻聽樓下傳來議論聲,仿佛是在討論新上任的邊關將領。

“聽說戰亂的時候有些人家沒有來得及撤走,隻留下一些孩子在世上”

“唉!那能怎麼辦呢?魏國是來偷襲的,怎麼也不會給咱們下戰書的”

“那些孩子都怎麼辦了?”

“聽說都被新來的校尉大人給收養了,而且早先還開庫賑糧,將那些難民收到軍營前,日夜熬粥舍藥的,著實做了些好事。”

“嗯,不夠好似沒有從前的楊校尉平易近人,經常的見不到他。”

“噓!聽說把楊校尉已經被下了大獄了,貌似是個被人栽贓的罪名呢!”

“唉!好人總是多磨難啊,也不知那些權貴整日忙些什麼,難道隻為了消除異己?”

“別說了、別說了,咱們平民百姓的管不得那些做官的事,小心隔牆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