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君瀾麵罩寒霜。“回宮!”

本王總會想出辦法來治她!

“參見王爺!”

這日天氣陰沉沉的,看起來快下雨了。

剛過晌午,左相曹榮突然來到東離宮,身邊還帶了好幾名大臣,個個表情凝重,像是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

季君瀾在奏折上批閱之後,才抬起頭來。“免禮。”

眾人平身,將希望全都寄托在最前頭的左相身上。

“……為了天下蒼生,以及大周朝的江山社稷著想,隻要王爺點頭,我等義不容辭,即刻上奏,恭請皇上退位。”曹榮的口氣慷慨激昂、義正辭嚴。“屆時王爺便可順理成章地坐上龍椅,無人敢置喙其正當性。”

季君瀾並沒有打斷曹榮的話,一直聽到最後。

“你們這是打算逼宮?”

若是換作他人,隻要說到逼宮,反應絕不會如此平淡,曹榮聽攝政王的口氣既無怒氣,也無半分欣喜,就像往常一樣令人猜不透,心裏有些忐忑。不過攝政王和小皇帝這對叔侄不合的傳聞在宮裏早已鬧到人盡皆知,他也私下探聽過,證明所言不假,要是等攝政王自己動手,除去小皇帝這顆絆腳石,為時已晚,他們得先押寶,好確保自己的官位。

“皇上資質平庸,加上生母出身卑微,聽說至今還口口聲聲地嚷著不想當皇上,即便再過十年,相信也難成大器,而王爺卻是天資聰穎,行事剛毅果斷,運籌帷幄更不輸給太祖高皇帝,代替皇上治理國事半年,皆以百姓生計為重,才是最適合繼承大統之人。”曹榮說得頭頭是道,身邊的人也跟著點頭如搗蒜。

“我等都站在王爺這一邊!”最後眾人異口同聲地表明立場。

聞言,季君瀾緩緩從書案後頭起身,所有的人自動分成兩列,讓他從中央走過。“擁立本王,對你們有何好處?”

曹榮和其他人互相使了個眼色,接著拱手道.?“我等不為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百姓著想!”

“為了天下百姓嗎?”季君瀾表情不變。“即便如此,可也會讓本王留下逼宮篡位的千古惡名。”

聞言,眾人以為攝政王隻是擔心世人的觀感,以及將來史書上又會如何批判他的不是,並非不動心,馬上爭先恐後地吹捧——

“王爺是有遠見之人,大可不必在意閑言閑語。”

“相信百姓不用多久便會明白王爺乃天命所歸。”

“皇上年紀太小,擔不起重責大任,王爺才是人中之龍。”

隻見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表達支持的立場。

季君瀾兩手負在腰後,背對著他們,沉默片刻後才再度啟唇。“別忘了還有其他王爺在。”

“還請王爺放心。”曹榮早就想到攝政王會有這方麵的顧慮。“福王打一出生便胎弱,能活到今日已是邀天之幸。至於寧王,天生宛如閑雲野鶴,甚少待在王府,行蹤不定,對皇位更是視如累贅,連先帝都拿他沒轍,也就任由他去,相信他們都無法阻擋王爺稱帝的決心。”

他轉過身來。“那麼太後呢?”

“皇上並非太後親生,太後對皇上也毫無母子之情,為了大局著想,我等會勸說太後,還請王爺放心。”曹榮以為有譜,暗喜在心。

他麵無表情地道:“那就辛苦各位大人了。”

眾人滿臉驚喜,互看一眼。“我等發誓永遠效忠王爺!”

待一行人離去之後,龐公公才把剛煮好的茶端到攝政王麵前,心想就連大臣們都在蠢蠢欲動,看來小皇帝已經沒有用處了,這回他一定要抓住機會,將來輪到他來伺候新皇上。

“王爺請用,這可是今年剛進貢的平安如意茶呢!”

季君瀾連喝也沒喝一口。“備轎。”

“呃……是。”龐公公有些可惜地看了那壺茶一眼。

待軟轎在細雨綿綿中來到甘泉宮,季君瀾沒有讓人傳報,也不需要等候皇上開口召見,便直接往裏頭走,沒人敢攔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