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修士後裔偏正途(1 / 2)

較一般世家重嫡輕庶,重長輕幼,重男輕女不同,檀郡葉氏這個在外人看來籠罩無數神秘光環的家族中,決定地位得並非長幼嫡庶男女老少,而是武道修為。

武功越高,在家族中的地位就越高,發言權也越大,這是葉氏先祖流傳下來的鐵則。

檀郡葉氏每一代族長,都背負著無差別傳授任何族人武功,給予所有族人足夠湯藥夥食練武的職責。不是沒人自作聰明,用種種手段抑製旁支庶出的發展,可這些人最後都全身經脈盡斷,五髒破裂,七竅流血者死。

族長稍有異心,便死於非命的情狀;每年祭祖時的奇異景象;以及先祖遺留下來那高深莫測,完全看不懂,僅憑一絲半點的猜測和牽強附會,都保證他們家族代代出高手的“天書”,讓葉家之人狂熱地相信自己乃是仙人後裔,因一些事情方誤入凡塵。他們堅信,唯有內部通婚,才能保證血統的足夠純潔,隻要再一位破碎虛空的族人上天界說道,總有一日能攜家帶口返回天界,長生不老。為此,在葉家人口最少的時候,他們甚至親兄妹乃至叔伯姑嫂之間……輩分亂得算都算不清,過了好幾代才算勉強穩定下來。

對於葉家之人的美好願望,葉歆瑤很想說,你們真心想多了。

經過這三年的觀察,她差不多能弄清楚,葉家人的確曾是某位高階修士的後裔。隻可惜後代不肖,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功法遭旁人覬覦,他們卻無力抵抗,瀕臨滅族之際,隻得啟動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單向傳送陣,來到這個大道不顯的小世界繁衍生息。之所以留下內部通婚的祖訓,怕也是他們的祖先覺得這個世界本身靈氣就太過稀薄,想修行到打破壁壘,離開這個世界,根骨的存在略重要了些,方有這麼一條不算規定的規定。隻是葉歆瑤不大明白,難道這個家族的修士有空給族長之位立個血契,怎不給他們講解一星半點的道法?解釋一下內部通婚的原因?這等本末倒置之舉,實在令人費解。

葉父自是不會知道女兒心中所想,他根骨資質極佳,幼時便被族中重點培養,二十三歲踏入先天之境,順風順水,眼下離大宗師也不過一步之遙,端得是葉氏這一代少有的人才。雖未外出闖蕩,在外界無一絲聲名,知者寥寥,卻由於修為之故,在族中的分量頗重,算是個實權派人物。哪怕對美色之事不怎麼上心,也有無數女人前赴後繼貼上來,子女已有十幾個。但這些孩子的資質雖稱得上不錯,卻也僅僅是不錯,想達到葉父的境界略有些不現實,對此,葉父心中自是遺憾非常。直到葉歆瑤出生,他才多了幾份欣慰,以及期冀女兒青出於藍的期待,決定親自為她開蒙,並在葉歆瑤三歲那年,就讓這個女兒隨她到練功房中,開始指導她修行。

修行第一日,兩人坐定之後,葉父方正色道:“先祖遺留下蓋世奇書,短短九卷道盡世間真諦,惜我等凡人庸碌,無法領悟一二真意。是以祖先定下祖訓,凡我葉氏子弟,修行第一課即背誦天書第一卷,何時滾瓜爛熟,何時方能正式開始修行。”

葉歆瑤正襟危坐,恭敬地答了一個“是”字,葉父見她能定性聽課,滿意地點了點頭,便放緩速度,自己說一句,讓葉歆瑤重複一句,背誦天書第一卷。

雖未到築基之境,神魂合一,做到過目不忘,葉歆瑤的記性也算非常不錯,鸚鵡學舌了幾遍之後,便將天書第一卷記得七七八八。待前後連貫地想了想,她心中倒是有些驚奇——葉氏修行的功法,竟也是道門正宗,極為精妙玄奧不說,還與她前世所在的玄華宗秘典有幾分相似之處。

轉世之謎尚未解決,由不得葉歆瑤不多心,可她轉念想想,玄華宗諸位長老後裔形成的家族,都在宗門的庇護之下,斷無可能淪落到這一地步,興許是道門正宗功法都有些相似的緣故吧!再說了,能找到一個敵人無法追蹤過來的世界,讓子孫後代不知多少年後,還能啟動傳送陣跨界避難,可見這個家族的先祖修為如何高深,所修功法玄妙高深也不奇怪,就將此事放下。心道自己最熟悉得還是玄華宗的功法,自然得以之為主,但葉氏先祖留下的修道秘籍,也少不得參考一二。

與昔日她交往的同門、道友等人相比,葉家之人的心性實在參差不齊,如有可能,葉歆瑤本不欲留下。但窮文富武本就是再平常不過的道理,哪怕修道之人,也無法完全遊離於紅塵之外。想一開始打好基礎,不留下隱患,打熬筋骨,強健體魄,清心凝神等諸般湯藥材料必不可少,留在這個家族顯然是最好的選擇,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