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釋然過往,時光總會給你答案(1 / 3)

將過去留在過去,用遺忘換取平靜

唐莉的姐姐唐晴去年因為車禍去世,唐家姐妹年齡隻差一歲,二人從小感情就特別好,從小學到大學,她們讀的都是同一個學校,整天形影不離,即使各自交了男朋友,沒事也要湊在一起談天說地。突然失去姐姐,對唐莉的打擊可想而知。

有段時間,唐莉不停地對身邊的人說起自己的姐姐,說起她們之間的姐妹感情,說自己如何傷心如何痛苦。直到有一天,母親對她說:“看到你這樣,我就像是看到你姐姐又死了一次。”唐莉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但反複地傷害自己,也刺激著身邊的人。死者已矣,活著的人理應好好生活。

姐姐過世後,唐莉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直到有一天,唐莉的媽媽勸她不要再反複傷害自己,傷害還活著的人。唐莉終於意識到長久以來自己的誤區:她因為悲傷,忘記了周圍的親友,忘記了他們的感受。想通了的唐莉決定振作起來,活著的人好好生活,逝者才會安息。

親人離世給人的打擊是巨大的,與我們血脈相連的人從此不能在這個世界上和我們一起生活,陪伴我們成長的人不能陪伴我們今後的道路,對於我們來說,這是莫大的遺憾和悲傷。不止是親人,朋友去世也有同樣的影響。民間故事中,俞伯牙為鍾子期終身不再彈琴,就是因為失去知音,彈琴再也沒有意義。還有曾經給予我們幫助的師長、同甘共苦過的同事、曾經有恩於自己的恩人,當然還有曾與自己朝夕相處的愛人……死亡總是出其不意地帶走我們在乎的人,留下難以平複的遺憾和思念。我們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就選擇悲觀逃避,甚至一蹶不振,恨不得一切都是假的。

從生到死是自然界的規律,每個人都要麵對失去。當珍視的花朵在自己眼前凋零,眼淚並不能令它重生,隻有在心中默默記住它的美麗。死去的人倘若能夠說話,他們最希望活著的人不要太過悲傷,要代替他們更好地生活,完成他們來不及做的事。悲傷是真情,堅強也同樣是真情。死者已矣,不要因過去的失去增加今天的遺憾。很多事等待著你去做,你的人生還在繼續。從這個意義上講,忘記過去並不等於背叛。

一位王子即將登基,他的老師———這個國家最有智慧的人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很快,你就會成為這個國家的國王,為你自己爭得光榮,給你的臣民帶來幸福,你還會帶領軍隊和入侵者交戰,保衛國家、取得勝利,但是,你一定要記得,一切都會成為過去,隻有牢記這一點,你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王子還很年輕,不能理解老師說的話,但他的確如老師所說,成了一個勵精圖治的國王,他的國家越來越強大。沒想到,十幾年後,他的王位被親信大臣篡奪。在軍隊的追捕下,他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前往鄰國請求幫助。他化裝成乞丐躲避搜尋,當他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想起自己在皇宮裏的錦衣玉食,這次他終於明白了老師說的話:“一切都會成為過去。”

既然幸福可以成為過去,傷痛也一樣。這樣想著,國王振作起來,靠著鄰國軍隊的幫助,他重新奪回了自己的王位。

聰明能幹的王子即將登基,他的老師告誡他一切都會過去,不要迷戀虛無的現狀,隻有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成為一個強大的人、幸福的人。王子起初不明白老師講的道理,當他擁有強大的國家時,他不相信“一切會過去”。當他失去王位後,又切身感受到“一切都已成為過去”,這個時候,隻有強者才能正視現狀,不沉浸在失去的悲哀中,奪回曾有的國家。

時光流逝,一切都會成為過去。人們喜歡回憶昨天,童年時總有開心的回憶,年輕時的愛情讓人心動不已,年輕時的幹勁讓人熱血沸騰,這些似乎已經都成為過去。但過去真的有那麼好嗎?童年時我們也會哭泣,年少時我們不懂珍惜愛情,年輕時我們不懂深思熟慮,過去有好有壞,不論想著好的還是壞的,都無法改變,一味留戀就是扼殺了未來的機會。

過去留給我們的隻有回憶,這回憶或好或壞,或悲或喜,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珍貴財富,值得我們回味。但一味留戀過去,就會阻止我們前進的腳步,讓我們的心靈得不到安寧,因為過去無法追回,一遍一遍的回憶隻能讓今日的靈魂承擔雙倍的重量。所以,我們不能長久地沉浸在過去,我們必須睜開雙眼看向前方。

有一首歌叫《明天會更好》,過去總有好的一麵讓我們懷念,但明天卻是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暫時遺忘過去,才能換回平靜安寧的心靈,將更多更好的東西放進去,豐富自己的生命。昨日已成過去,明天卻是初生的。放下屬於過去的悲傷和困擾,隻要你願意,未來會更加美好。

在泥濘的道路上才能留下腳印

一位老師對一群孩子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測試,在學校門口有一條路,你們誰能在上麵留下自己的腳印,誰就能得到獎勵。”

為了得到獎勵,孩子們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的人在鞋底塗上白灰,有的人在路上使勁跳躍。白灰很快被風吹走,孩子也不可能把地麵踩出印子,他們的努力沒有任何結果。

下午下了一場大雨,街道變得泥濘。一個聰明的孩子靈機一動,跑到那條路上,結果,泥路上清楚地留下了他的一連串腳印。老師滿意地說:“你們一定要記住,風雨並不可怕,因為隻有在泥濘的道路上,才能真正留下自己的腳印。”

老師正在給學生上一堂特別的人生課,他說每個人都想留下足跡供人懷念,平坦的大路人來人往,想留下腳印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而一場大雨過後,在泥濘的道路上,卻很容易留下痕跡,因為這個人已經遭遇了足夠的挫折,付出了足夠的努力,甚至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翻看曆史,就會發現遭遇挫折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是成就人生必須經過的磨難,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能。比如春秋時期的重耳,他原是晉國王子,因遭受迫害離開自己的國家,幾經顛簸,嚐盡心酸,離開自己的國家長達十九年。十九年,在追兵的追捕中,在無處可去的絕望中,一個紈絝公子磨煉出堅忍的心性,結識了有才能的大臣,修煉了為人君的氣度。最後,重耳重回晉國奪得王位,並在一批能臣的輔佐下成為中原霸主,晉國也一躍成為春秋時最強大的諸侯國。由此可見,挫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著名作家畢淑敏曾說,命運有時會把挫折和辛苦作為禮物一股腦送給你,不管你願不願意要,都要拆封。命運的禮物自然有它的深意,磨煉讓人成長,挫折讓人成熟,當一個人經過足夠多的磨難,他與成功僅有一步之遙。這個時候,他應該感謝曾經的磨難,也應該告訴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再跨一步,他就是勝利者。

一個剛剛開始學小提琴的女孩正在對媽媽訴苦,她說她完全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她的老師每天都要求她練習高難度的曲譜,令這個初學拉琴的女孩吃不消,但那位老師很嚴格,總是嚴厲地批評她指法上的錯誤。女孩壓力大,每次去上課前都心驚膽戰,還有好幾次被老師罵哭。

她將這些委屈全部告訴母親,問母親自己能不能不再練習小提琴,或者換一個老師。母親卻笑了一笑,緩慢卻堅定地搖搖頭說:“嚴師出高徒,你是可造之材,老師才這樣要求你,你一定要努力,讓他滿意。”

無奈的女孩依舊戰戰兢兢地去上音樂課,還是經常被老師罵哭。直到有一天她去參加一個音樂比賽,初試指定的題目都是有難度的名曲,很多參賽選手無法順利完成,女孩的演奏卻如行雲流水,感動了不少評委。那一刻,女孩才終於明白老師的苦心。

學小提琴的女孩每天要做大量練習,她因此對自己的老師產生不滿。直到她去參加一次比賽,發現自己比任何一個人都更優秀,這時她才明白平日的勤學苦練是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徑。想在人才濟濟的音樂界獲得立足之地,除了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還能有什麼辦法?

有時候,我們覺得付出始終與收獲差了一步,這短短的一步卻是不可逾越的距離,那一邊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成功,這一邊是對現實的失望。我們腳下總有泥濘和雜草,而別人腳下卻是紅毯和鮮花。其實,那些踩在紅地毯上的鞋雖然華美,但那雙腳卻早已布滿厚繭,那些比我們成功的人,是經曆了更加漫長的跋涉,才走在我們前麵。我們需要的不是嫉妒也不是羨慕,而是趕快加緊腳步,才不至於被他們落得越來越遠。

我們都有泡茶的經曆,不論杯中的茶葉如何,一壺滾水澆下去,茶葉沉沉浮浮,頃刻就散開了沁人心脾的清香。但如果倒進杯中的是冷熱適宜的溫水,茶葉半天都不會舒展,喝到嘴裏的茶水也寡淡無味,讓人掃興。如果把人生比作茶葉,那些成功的人都曾在滾燙的水中浸泡過,才讓自己脫胎換骨,而溫水就如一帆風順的環境,怎樣浸泡都沒有滋味。隻有滾水才能衝出香茶,隻有曆經坎坷才能活出人生的真滋味。

過去不能重來,那些失敗仍然壓在我們肩上,即使淡忘,餘痛還在。隻有從中汲取珍貴的經驗教訓,才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失敗並不證明你無能,也可以證明你的堅強,跨過失敗這道坎,前方總有新的機會。人生如果是一杯茶,不經過沸水的衝泡,如何散發清香?想要品味人生,不妨也泡一杯清茶,看茶葉沉沉浮浮,不正像我們的心靈在挫折和喜悅中起起落落?不必懼怕挫折,達觀一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一切都為了今後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別讓心靈被一根稻草壓垮

一隻商隊行走在沙漠中,他們迷了路,背包裏的食物越來越少。他們隻剩一隻駱駝了,它馱著沉重的行李,艱難地邁著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