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3)

五疳論

疳症有五,其原亦別,皆由飲食不調,肥甘過節之所致也。大人為癆,小兒為疳,同症而異名也。大人癆症,起於房勞,腎經受病者多;小兒疳症,皆由飲食所傷,脾胃受病者多。脾胃虛損,津液消亡,病久相傳,五髒皆損也。大人癆疾,骨削而氣耗;小兒疳疾,腹鼓而神羸。其始也,由晡食腥葷大早;或恣食肥甘油膩過度;或食生冷大多,凝滯中脘;或寒暄失宜,不善調理;或房勞以乳吮兒;或母有癆氣因而傳子,種種不同。疳之為候,頭皮光急、發毛焦稀、腮縮鼻幹、口燥唇裂、兩眼昏爛、揉鼻 眉、肌肉消爍、便瀉酸臭、尿白如泔、腹鳴肚痛、或發潮熱、或生症癖、或咬指甲、或貪冷水、或食炭米泥土茶布鹹酸果品,如此等症,皆疳之候也。所謂五疳者,外則傳變不同,內則關於五髒。

一曰肝疳,即風疳也。其症搖頭揉目、白膜遮睛、遍身多汗、喜覆麵而臥、兩目澀癢、發豎頭焦、筋青腦熱、腹中積聚、下痢頻數、日漸羸瘦。

二曰心疳,即驚疳也。其症渾身壯熱、頰赤麵黃、心膈煩躁、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盜汗多驚、下痢膿血、或純紫黑敗血、神彩衰耗。

三曰脾疳,即食疳也。其症皮黃色黯、腹鼓腳細、肚多青筋、氣乏喘促、啼哭吐逆、水穀不消、下痢酸臭、飲食減少、好食泥土、情意不樂、憎明喜暗、肌爍形枯。

四曰肺疳,即氣疳也。其症咳嗽氣逆、皮毛焦枯、膚粟惡寒、鼻蝕流涕、頤爛吐紅、咽喉不利、大便糟粕、瀉痢不常。

五曰腎疳,即急疳也。其症上熱下冷、寒熱時作、牙齦生瘡、耳焦胸熱、手足厥冷、滑瀉厥逆、爪黑麵黧、身多瘡疥、下部生 、脫肛不收、漸成困憊、骨痿乃敗。

雖五疳受病之不同,彼此相傳,五髒皆損矣。經言五損者∶一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三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養五髒六腑也;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五疳又有五蟲∶肝蟲尾散如馬尾;心蟲乃血鱉;肺蟲寸白,蟲食肺間;脾蟲即 蟲;腎蟲如細發,下食肛。久而失治,各附本髒,食其精血,消耗元氣,精血盡則死矣。

又有丁奚哺乳疳,即今之 病。困母腹中有孕,此乳吮兒,兒吃此乳,令兒肌肉消削,麵色痿黃,肚大青筋,瀉痢無時,毛焦發立,形症似疳,實非疳也。乃日繼胞,子繼胎中之子,故以名之。雖重不死,斷乳調理,侍兒生下病自愈矣。

一雲粉瘤疳,其症初起,腦項後有核如彈,按之轉動,軟而不痛,日漸長大,其間有蟲,如米粉白星,若不速破,則蟲隨熱氣流散,淫食髒腑,以致遍體瘡癰疥癩,則無救矣。

一雲無辜疳,乃兒所穿之衣,日曬失收,夜有鳥名無辜鳥,所遺不潔及毛羽在衣,兒穿此衣,乃生此症,曰無辜疳。

此言近誣,閩廣之地,或有此鳥,留此備考。

五疳得效方 治一切疳熱、積熱,小便赤澀。

白術 茯苓 豬苓 澤瀉 柴胡(各一錢) 黃芩 黃連 胡連 銀柴胡(各七分) 甘草 龍膽草 青皮(各六分)生薑三片,桃頭三個,水煎,侵晨服。

五疳飲 治一切疳症,疳積疳熱,疳瀉疳痢,麵目浮腫,心腹膨脹並效。

人參 白術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陳皮 蓬術 檳榔 神曲 山楂(各八分) 木香(三分)隨症加減,水煎。

疳熱,加銀柴胡、小柴胡、胡黃連;虛熱,加小柴胡、黃芩、烏梅;腹脹,加枳實、麥芽、砂仁、青皮;泄瀉,加黃連、訶子、肉豆蔻;小便不利,豬苓、澤瀉、麥冬、生地;陰虛發熱,當歸、川芎、知母、柴胡; 瘕,山棱、官桂;口渴,幹葛、麥冬、五味;疳痢,枳殼、白芍、黃連;不食,白豆蔻、砂仁;水腫,蒼術、濃樸、秦艽、大腹皮、階沿草;蟲痛,苦楝根、使君子;咳嗽,貝母、杏仁、知母;喘急,杏仁、桑皮、葶藶、蘇子、枳殼; 病加龍膽草、柴胡、黃芩。

龍膽湯 治肝疳 病。

柴胡 黃芩 龍膽草 茯苓 白芍 桔梗 鉤藤 當歸(各八分) 人參 甘草(各四分)生薑三片,水煎。便秘,加大黃。

加味胃苓湯 治五疳八痢,脾胃不和,胸膈不寬。嬰童百病,隨症加減,其效如神。

茅術 濃樸 陳皮 甘草 豬苓 白術 澤瀉 茯苓 檳榔 黃連生薑三片,燈心二十寸,水煎。發熱,柴胡、幹葛;疳熱,銀柴胡、胡黃連;傷食,神曲、麥芽、木香;食積作痛,山楂、神曲、幹薑、木香;嘔吐,藿香、砂仁;症癖,加山棱、蓬術、枳實、木香, 痛,使君子肉、苦楝根;痢疾,當歸、白芍、枳殼;晝熱屬陽虛,人參;夜熱屬陰虛,當歸、生地;口渴,麥冬、幹葛、五味;小便短澀,龍膽草、山梔;咳嗽,杏仁、半夏、黃芩;痰喘,加栝蔞子、貝母。

蘆薈保童丸 治五疳八痢,髒腑虛弱,身體消瘦,頭發焦稀,肚腹青筋,小便白濁,內熱飲水,洞瀉無度、完穀不化,遍身瘡疥,神色枯槁。此藥養脾胃,壯元氣,止瀉痢,去一切蟲積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