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八點多點兒,張鎮走進了電視台大樓。從飯店到電視大樓走著不過十分鍾,他沒叫司機接。周副台長和辦公室主任吳廣早已等候在門口,然後陪他進電梯上了十樓。他的辦公室朝陽,有一個裏間,外間足有六十平方米,桌椅沙發都是新的,看上去很豪華,比他在縣裏的辦公環境強了不少。張鎮坐進椅子,從皮包裏掏出水杯放在桌子上,然後朝後一仰,算正式開始了他的電視台長生涯。吳廣急忙拿起水杯子要泡茶,周副台長一擺手說:等我去拿好茶喝喝。一轉身急步走出屋子,不一會兒捧著一個精致的瓷罐又進來了,是西湖龍井。吳廣打開著瓷罐,先聞了聞,說:真香,真是好茶!起碼上千一斤吧!周台長皮笑一下說:是朋友送的。
周副台長叫周明春,四十五歲,中等個頭,氣色滋潤,乍看沉穩,動起來卻很敏捷,幹過多年廣告部主任,一年前才提拔為副台長。辦公室主任吳廣,四十歲,半年前由專題節目部主任位子調整成了辦公室主任。
張鎮謙和地望著二位部下,覺得自己還應該說點什麼,就思忖著說:我才來,一切都摸黑,我呢,先熟悉熟悉情況,然後逐步進入角色。吳主任你去把這幾年台的工作總結和全台人員情況給我找找。
吳廣應聲走了。張鎮用懇切的語氣說:老周,目前台裏的日常工作還是你主持著。周明春習慣地咧咧腮幫子一笑,說:我也沒啥本事,就是個在一線打拚的命,你是台長,我聽你的。這話聽起來很有義氣。
正說著話,趙副台長推門進來了,昨天見麵會時他正去市裏參加一個會議。趙副台長握住張鎮的手猛烈地搖晃著,說:你一來,咱電視台又有指望了!張鎮心裏一愣,怎麼我來了就有指望?難道電視台已經病入膏肓?趙副台長看著身材魁梧、氣質粗獷,名字卻秀氣,叫趙小文,整五十歲,部隊轉業來電視台七年了,轉業前是二炮的一個團政委,在部隊上的大學,讀的通信工程專業。來電視台先是當副縣級調研員,去年才提的副台長。張鎮感覺這個人依舊充滿部隊的作風,渾身充滿豪氣。
三人隨意扯了一會兒,張鎮忽然說:你二位領我去轉轉吧。周、趙二位副台長一愣怔,說:要了解情況,可以把他們喊來呀。張鎮笑著擺擺手說:我是想看看機房什麼的,看看咱的家底子。三人先來到八層的編輯間。編輯間一溜十幾個,一間裏有一套編輯線。一些記者、編輯在剪輯著節目。趙副台長分管技術工作,介紹說:這些編輯線都很陳舊了,整天修整天壞,嚴重影響了節目製作,有時連節目播出都耽誤了。張鎮看了看,是日本索尼公司的BT係列產品,他明白,眼前這樣的一套編輯線,在十幾年前是先進的,包括攝像機、編輯設備,算起來起碼三十來萬元。趙副台長又說:目前外地台,包括有的縣級台,前期攝錄設備都是數字信號的了,編輯設備都是非線編了,就是把所有拍攝來的素材上載到電腦硬盤庫裏,記者隻需操作電腦就可完成節目編輯。
張鎮知道,數字信號的攝像機功能更多,攜帶輕便,所拍攝出的聲像還原效果好;而非線編設備也是數字處理,製作節目方便快捷並且特技手法多,製作出的成品節目好看,信號幾乎也無什麼損減。他問:一套多少錢?趙副台長說:做過一次預算,前期、後期設備加起來,我們台全部更新,得五百萬吧。三人又走進二十三層的播出機房,趙副台長當然又是訴說設備老化,經常出現播出故障。三人又走進十五樓的一個中型演播室。張鎮看著簡陋的背景布板和那木桌子和一架老型號的攝像機,不禁想起了十五前縣廣播電視局初上電視節目時的簡陋情景。張鎮問:咱有幾個演播室?趙副台長說:設計的有四個,大型的一個,中型的兩個,小型的一個,可利用的隻這麼一個,其他房子都還空著。所有的新聞、專題節目都用這套設備。張鎮悄悄瞥了一眼始終不說話的周明春,見周明春似乎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