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一聽就有些不高興,這小子過去可是無這樣的理由的,一接他電話,無論忙著什麼事情也會立即說正閑著,一到飯時總打張鎮電話說聚聚。張鎮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雖是朋友,可不直接管人家了,對人家來說當然不是最急的茬了。他又打了另外幾個老弟兄,都說:幾日不見如隔三秋,很想念你呢!張鎮就又感覺還沒到人走茶涼的地步,畢竟我是市電視台台長嘛。放下電話,張鎮洗了洗,換了一身衣服,又喝了一杯茶,估摸那幾個朋友已到了,這才提著兩瓶五糧液走出家門,步行朝那飯店走去......
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周一一上班,張鎮就打電話給周、趙二位副台長和辦公室主任吳廣、總編室主任張立,說下午開個台長辦公會討論研究電視台今後發展思路。布置完,他就打開了本子寫講話提綱。他列出了這樣幾條:一是兩個頻道重新設定;二是推行人事製度改革;三是增加廣告部和每個欄目的創收任務,爭取年內創收達到一千八百萬元;四是建立工作監督考核製度;五是貸款四百萬元更新設備。他寫完這幾條,就仰在椅子裏抽煙思索起具體細節來。他認為自己不是下車伊始,嗚哩哇啦。畢竟自己過去做過縣廣播電視局的副局長,熟悉廣播電視規律,雖說上任才一周,可基本掌握了整個台情況,也了解了外地一些電視台發展的狀況,腦子裏產生的一些思路和打算就不是空對空了。
這幾天,張鎮腦子裏一直勾畫著對那五個問題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措施。
關於這兩個頻道,張鎮認為,所辦的節目,整體編排上呆板老化,沒有突出自己台的特色,沒有找準自己台的黃金時段,缺乏和上星台節目的競爭力。所以,必須重新區分節目播出時段,和大台爭奪觀眾,培植起自己台的黃金段。而自辦的節目,內容和形式陳舊,板著麵孔宣傳教育人的味道過濃,而貼近性、可看性差,沒辦法爭奪觀眾的眼球。所以,必須以收視率為準則,重新設置自辦節目。
設置一些什麼節目呢?張鎮設想:自辦節目全麵大改版,分成非創收和創收兩種。非創收的節目,以新聞為主,突出服務功能,突出社會監督職責。核心是打收視率。《平川新聞》保持不變,重點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宣傳;同時開辦一個《直播平川》新聞節目,天天傍晚播出,內容以民生為主,充分報道本市發生的老百姓所關心關注的事情;還新開辦一個社會評論專題節目,深刻報道涉及群眾利益的話題。
而創收節目,重點是提高藝術性,提高收費標準,加大創收幅度。把目前的《經濟大觀》拆成幾個專業類節目,如生活消費、衛生健康、企業風采等,這樣更加利於容納各類信息服務內容,也可就大大提高收費標準。還要經常組織一些針對社會行業和領域的大活動,以激發觀眾參與熱情,吸引社會職能部門投入和配合,從而達到增強對社會幹預力和導控力,提高電視台的影響力。
張鎮還設想,把圖文頻道進行徹頭徹尾的改造,不再使用圖文頻道的呼號,新成立法治頻道,實行節目和創收承包責任製。實行全新的人事機製和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