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資料保密 (1)(1 / 3)

張鎮未置可否,說:你先去準備吧。這份資料要嚴格保密!隻你自己知道!

李紅勝點點頭,說:我明白。

李紅勝一走,張鎮又把趙小文叫過來,說了他與黃曉與李紅勝的談話情況。趙小文還是那句話:隻要查,就能查出問題!我就不信,隻有八十萬!張鎮問:你說的市裏的那個大領導,是不是胡海三胡市長?趙小文一愣,說:好像是吧。酒店開業時,胡市長出席的剪彩儀式,看樣子他和那福建老板很熟悉的。張鎮輕輕哦了聲,說:胡市長抓招商引資呢。趙小文問:我們一查賬,胡市長出來幹涉怎麼辦?張鎮耷拉下眼皮沉默了一會兒,說:假若真牽扯到胡市長,看問題程度再說吧。

張立和劉小平離婚了。痛苦折磨了幾天後,張立的心情平靜下來,情緒卻依舊是抑鬱。她每天一上班就叫自己快速繁忙地運轉起來:聽彙報,看錄製現場,審節目,忙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她的總監職務在冷處理了兩個月後才批下來,這對她沒有了什麼欣喜,倒使她感覺到了更大的壓力。她明白,假若自己沒把這個法治頻道辦活辦火,那麼,還會有人幸災樂禍,說三道四,甚至還會向市委寫匿名信要求撤銷她的職務。她雖然不清楚到底是誰在後和她過不去,可她明白,自己當初競爭上了這個頻道總監,本身就使那麼一些人眼紅妒忌。那些人沒有看到頻道總監的繁重責任和創業的艱辛,隻是盯著這個副縣級了。所以,她一開始就暗下了決心,隻可幹好,不可馬虎。

心裏有種逼上梁山、背水一戰的悲壯滋味。所以,她對法治頻道的所有節目,都親自參與策劃、組織,重要的節目內容,她還親自到現場指導采訪和錄製,對稿子親自把關修改,對鏡頭畫麵也是仔細審看;對播出的電視劇也是親自確定劇名、安排播出時段;對大的廣告和讚助,她親自和客戶見麵談判。而每周五下午的例會,她必然全麵總結一下當周的工作情況,細致布置下周的任務。對於發現的問題,她毫不客氣地提出來,要求必須改正。她推行了績效考核製度,通過收視率、內部評比、廣告量這三個主要標準,來評價和衡量、獎懲各節目人員。應該說,法治頻道在高速而良好地運轉著,雖然才起步幾個月,但是展示出了比綜合頻道更有生命力、更有競爭力的旺盛勢頭。

而所辦節目對社會的幹預力、影響力也逐步明顯起來。開辦的那幾檔節目中,《大案追蹤》、《百姓維權》、《用法說話》很快吸引了觀眾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注目,收視率直線上升,附著在這幾檔節目裏的廣告量和價格也是越抬越高。特別是《百姓維權》、《用法說話》這兩檔節目,由於報道了一些觀眾投訴和反映的問題,對一些個人和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了曝光,於是,一般觀眾青睞,被批評單位惱恨,有點像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的味道了。

當然,被批評曝光的單位,級別都不大。張鎮一開始就強調,禁止批評有權勢的單位和大的企業。但是,那些被曝光的小單位和個人,畢竟有著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開始時,張鎮還硬著頭皮頂著來自大小官員的說情,可後來,出麵說情的領導越來越大,領導的口氣裏也表現出了不高興的指責。市委宣傳部王部長起初是支持輿論監督的,後來受不了壓力了,就找到張鎮,要求張鎮嚴格控製批評報道。張鎮回來,又把張立叫到自己辦公室,要她抓緊起草幾條關於輿論監督的原則和辦法。張鎮說:輿論監督,我們繼續堅持搞下去,可也不可盲目蠻幹,為了我們長期搞下去,我們需要搞個辦法,叫市委批一下。這樣我們就有了尚方寶劍。

張立回到自己辦公室,把那幾個節目的主任喊來,說了台長的意思。雖然幾個人心裏老大不痛快,可清楚胳膊扭不過大腿。最後商議出了幾條原則:一是凡涉及政府職能單位,事先請示台裏,台裏不同意的,不去采訪。二是鏡頭多瞄準縣裏的部門和鄉鎮。三是不觸及外商和市裏的幾個大型工業和商業單位。四是慎重涉及土地房產開發、醫藥器材、下崗職工上訪、民告官案件等敏感問題;五是盡量拉上有關職能部門去現場處理。張立把這五條原則報給了張鎮,張鎮看了滿意,又報給了市委宣傳部,王部長也表示讚同。隨後幾個節目的批評曝光分量大大減小了。可不想,沒過幾天,《用法說話》節目惹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