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籌建製藥廠(3 / 3)

嶽平說:“石書記說的是事實,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不知石書記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什麼?”

石星說:“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藥材生產合作社,統一規劃,計劃種植,分戶經營,互助合作。我這裏強調的是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不能走回頭路吃大鍋飯。隻要合作社組織起來了,品種、產量和質量就得到保證。我下鄉的目的,就是想和鄉黨委,村幹部和村民一起商討組織合作社的事。”

張成山說:“這個辦法好,可以試一試。”

石星說:“要把藥材生產合作社建立起來,我們政府要在技術和資金上大力扶持,技術這一塊就交給農業局,他們應該有專業人才。關於資金問題;我知道政府沒錢,先由扶貧辦把這個責任擔負起來,必要時可以向上麵要錢。所以,我想請嶽平書記,農業局長和扶貧辦主任跟我一起下鄉調研。嶽書記,你看如何?”

嶽平說:“書記要去,我這個副書記隻有奉陪。不過,我還有一個擔心,要是製藥廠沒有建立起來,我們豈不白忙了。”

石星說:“不會,因地製宜發展藥材生產,這是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退一步說,就是製藥廠沒有建成,隻要我們把藥材生產搞起來了,有藥材還怕賣不出去?我們可以找其他的製藥廠,找各地的醫藥公司,隻要把銷售渠道打通了,我們的藥材不愁沒有銷路。當然最好是有我們自己的製藥廠,政府多收了地稅,農民也多掙了收入。”

馬笑天說:“石書記打算什麼時候下鄉,我好通知有關人員,安排車輛。”

石星說,宜早不宜遲,就明天吧。製藥廠的事就議到這裏,徐誌華推門進來,說:“昨天視察北門棚戶區的新聞報道,電視台已經製作出來了,他們把樣片送來了,請石書記審查一下。”

石星說:“宣傳部審查一下就行了。”

徐誌華說:“宣傳部說,還是要你審查一下,是你的亮相,你的鏡頭最多。

張成山、江躍進和龍飛雲說:“拿來看看。”他們也出席了昨天的動員大會,也想看看自己在電視上的形象。

不一會,徐誌華帶著高個子記者,背了一個小口袋很多的大包進來了,就是昨天扛著攝像機對著石星的記者。記者說:“石書記,昨天你視棚戶區的新聞,我們連夜製作出來了,台長說,請你審查一下,如果沒有意見,今晚黃金時間就播出。”

記者從大包裏拿出轉換器擺放在會議桌上,一頭接上電源,一頭接在徐誌華拿來的電腦上,調整好電腦,讓開座位,說:“石書記,你來看,片子不長,10分鍾。”

石星坐到電腦前,看著屏幕,先是浩浩蕩蕩的車隊,經過城區的主要街道,然後到了北門社區居委會,接下來是開會,領導講話,再往下是視察棚戶區,在梧桐樹下與居民代表親切交談。石星看到自己的鏡頭的確不少,還有好幾個特寫,看後若有所思。記者在一邊表功道:“石書記,你看我把你的光輝形象拍攝得有多好,帥呆了,今晚新聞一播出,不知要迷倒多少青春少婦。”

因為是要上電視亮相,石星先天理了發,刮了胡子,沒有穿西服,穿的是羽絨衣,從敞開的衣領看到,裏麵是襯衣領帶,穿襯衣打領帶,人就是精神帥氣,這就有了“男人四十一枝花”的說法。但石星並沒有在欣賞自己的光輝形象,他總得這段錄像還是有點不足。

江躍進說,讓我也看看。人人愛上電視,年紀大的也不例外,石星讓了座,記者又調整了一下電腦,江躍進看了一會,對記者說:“你這小子,把石書記拍攝得好看,我的就不行了,你是有意在巴結縣委書記。”

記者有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他說:“江書記,你這就冤枉我了,你的光輝形象和石書記的一樣好,你要站在你這個年齡段去欣賞,不能站在石書記這個年齡段欣賞。今晚新聞播出後,我包你成為普陽縣中老年婦女心中的偶像。”

江躍進笑了,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不正經,一開口就是男女關係,要改。”

石星對記者說:“我提兩點不成熟的意見,一是車隊的場麵太大,給人一種擺威風的感覺;二是我的鏡頭太多,其他領導和群眾的鏡頭太少,把我拍成了盛氣淩人的形象;能不能改動一下?”

記者說:“沒有,我根本就沒有把你拍攝成盛氣淩人的形象,是和藹可親的形象,因為是你的亮相,多給了幾個鏡頭,為的是突出你。”他的意思很明確,是不願意改動了。

常委們也說,不用改動,這很好,今晚播出吧。石星隻好作罷,在送審單上簽了字。

從小會議室出來,石星對徐誌華說:“你再給杜海打個電話,看他好點沒有,明天要出車,要他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