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星在經曆了被誣陷的風波後,更加堅定了為普陽縣人民謀福祉的決心。他深知,普陽縣的發展還麵臨著許多挑戰,尤其是下屬農村的貧困問題,亟待解決。
一天,石星決定深入普陽縣的一些貧困農村進行實地調研,了解貧困現狀,以便製定更有效的扶貧政策。他帶著秘書小李和一些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前往了距離縣城較遠的青山村。
青山村地處偏遠山區,交通極為不便,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土路崎嶇不平,每逢雨季便泥濘不堪,車輛難以通行。這裏的土地貧瘠,莊稼收成微薄,村民們辛勤勞作一年,也隻能勉強維持溫飽。
走進村子,映入眼簾的是破舊不堪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曆經風雨侵蝕,牆體開裂,屋頂的茅草淩亂稀疏。村裏的街巷狹窄,垃圾隨處可見,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青山村的年輕人幾乎都跑出去打工了,隻留下老人和孩子守著這片荒涼的土地。學校的設施簡陋,孩子們的教育資源極度匱乏。村裏沒有診所,村民們生病了隻能硬扛著或者去幾十裏外的鎮上看病。
石星走進一戶村民家中,這戶人家的主人叫李大伯。李大伯見到石星等人,連忙招呼他們坐下。石星看著簡陋的屋子,心中一陣酸楚。屋內光線昏暗,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一張破舊的木桌和幾條搖晃的凳子便是全部。
“李大伯,您家裏的情況怎麼樣?”石星關切地問道。
李大伯歎了口氣,一臉愁苦地說:“石書記,我們家日子過得艱難啊。地裏的收成不好,隻能勉強填飽肚子。家裏的孩子上學也成問題,沒有錢供他們讀書。”
石星皺起眉頭,說:“那村裏其他人的情況呢?”
李大伯氣憤地提高了音量,揮舞著手臂說道:“村裏大多數人家都和我家差不多,這些年,來的官兒沒一個真心盼著咱老百姓好!都隻想著做出一點點成績馬上調走,扶貧政策也是變來變去,沒個準頭!咱這青山村的日子是越來越沒盼頭咯!”
他走到李大伯身旁,輕輕拍了拍李大伯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李大伯,您放心,咱們一起努力,一定能讓孩子們都上得起學,讓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
石星又握住李大伯的手,堅定地說:“李大伯,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助大家脫貧致富的。”
離開李大伯家,石星又走訪了幾戶村民。在一戶村民家中,幾個村民正圍坐在一起發愁。石星主動上前打招呼,村民們有些驚訝,但很快熱情地讓石星坐下。
一位村民抱怨道:“石書記,我們也想過上好日子,可這條件實在太差,有力氣也使不出來啊。”
石星耐心地說:“大家別灰心,咱們一起想辦法,總能找到出路的。”
另一位村民憂心忡忡地說:“石書記,您說的那些扶貧政策,真能落到咱們這窮鄉僻壤嗎?之前那些官兒,可都是說得好聽,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說著,村民撇了撇嘴,眼神裏滿是懷疑和無奈。
石星聽到村民們的吐槽和抱怨,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慍怒,反而是滿滿的理解和同情。他目光堅定地看著圍坐在一起的村民們,用溫和而有力的聲音說道:
“鄉親們,我知道過去大家受了不少委屈,對之前的官員們失望透頂。但請相信我,這次不一樣!我石星來到這裏,就沒打算走捷徑、混政績。我會和大家一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改變青山村的現狀。也許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困難,也許不會一下子就看到巨大的變化,但隻要我們不放棄,總會迎來好日子的。”
石星拍著胸脯保證:“大家放心,政策一定能落實,隻要咱們齊心協力。”
接著,他又環視著村民,目光中充滿了鼓勵和期待:“大家不要被過去的經曆嚇倒,咱們要向前看。政府這次是下了決心的,會全力支持咱們村的發展。我石星也向大家保證,不把青山村的貧困帽子摘掉,我絕不離開!”
村民們的貧困現狀讓石星深感責任重大。石星深知要想真正改變青山村的貧困麵貌,基層政府的工作落實至關重要。於是,他決定前往青山村的村政府視察工作。
走進村政府,相比於村外的樣子,這辦公室就顯得“富麗堂皇”了,石星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他隨手拿起桌上的幾份文件翻閱,眉頭越皺越緊,額頭上的青筋隱隱跳動。
“這都是些什麼?”石星的聲音低沉而嚴肅,他將文件重重地拍在桌上,紙張飛揚起來,“扶貧工作的計劃寫得天花亂墜,實際執行卻一塌糊塗!”
村政府的工作人員們麵麵相覷,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與石星對視。
石星犀利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嚴厲地說道:“我問你們,上級撥下來的扶貧金都用到哪裏去了?為什麼村民的生活還是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