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債務危機(1 / 2)

巡回演講給林鋒刷了不少聲望,科技教父之名可謂人盡皆知,連美利堅最好的精神病院都知道林鋒的大名。

特別是林鋒提出的“太陽係生態圈和經濟圈”設想,讓世人明白,文明的發展並非局限在星球之上,太空也是孕育文明的地方。

當然,也讓全世界人民清楚的認識到,這個創造無數奇跡,頭戴無數頂光環的科技教父,已經為地球製定了百年星際發展計劃,偉大的程度已經不能用語言來形容。

同時,林鋒的設想也被整理成書籍,傳播的世界各地。

許多人手中拿著的不再是聖經,而是《科技教父的頭腦風暴》這本書,書中闡述了林鋒的所有思想,初期的影響力不亞於當年的《資本論》。

這也使得《林鋒自傳》銷量暴增,至於賺取的版權稅什麼的,林鋒倒沒在乎,那點錢不夠生產飛船一隻腿的。

各種新的稱謂,更是如雨後春筍一樣,從人們口中叫出來。

什麼星際領路人、活著的偉人、星際之父、與上帝媲美的男人……

這無數的稱謂背後,證明著林鋒已經站在地球最頂端,成為神一樣的人。

用群眾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來形容,就是:“林鋒不是神,但他卻做著神的工作。”

林鋒的事跡也被全世界各國編撰到教科書中,書裏可以沒有愛因斯坦,可以沒有達爾文,但不能沒有科教教父林鋒,就連華國幼兒園的教材中,都書寫著林鋒的偉大。

外界的轟轟烈烈,林鋒並不在意,他也不在乎這些虛名。

此時,他正站在總裁辦公室,望著窗外已經被改造過的新城市,神色感慨:

“沒想因為實驗失誤製造出了‘火星人’,居然還給我帶來這麼大的好處。”

這次的消滅火星人行動,幾乎讓林鋒站在神壇之上。

不過,林鋒隨即又皺了皺眉,“不知道,開啟星際時代的任務什麼時候能完成?係統承諾獎勵星際之門,也就是空間跳躍技術是什麼樣的?還有人造重力技術又是什麼樣的?”

他想破了腦袋都沒想到。

雖然不知道技術原理,但在他看來,“人造重力技術”將是踏足星際時代的關鍵。

要知道,人是不能長久在太空中生活的,因為沒有重力,人的身體機能會很快衰退,肌肉也會萎縮,這也是宇航員需要回到地球的原因。

而月球的強製運動一個小時,也是為了防止常住居民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

但有了人造重力技術就不同,可以讓太空飛船內部擁有重力,那樣,人類就真的可以在太空中永久的生存了。

這才能叫做真正的星際時代。

“看來,火星的移民也要加快了。”林鋒喃喃自語。

……

2020年7月,眨眼時間又過去三個月,林鋒坐鎮新界線科技總部,孜孜不倦的構思的著火星的移民計劃。

相比於月球,火星的移民條件更為優秀,月球是有容納上限的,但火星沒有上限,因為火星可以成為第二個地球。

這也是林鋒把重點放在火星移民上的原因。

這次的移民工作,要比月球更為完善,規模更為龐大。

就在這時,葉彩霞敲門走了進來,她拿出財務報表,一臉陰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