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孰能逃倚伏(3 / 3)

院內一時靜默,隻有晨光熹微,映照出每個人臉上的神情。

有不舍,有期待,也有對未來的隱隱憂慮。

但在這份靜默中,卻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悄然彙聚,那是對黃舉天即將踏上的未知旅程的默默支持與祝福。

黃巢牽著那匹毛色雪白的馬兒,站在自家門口。他的目光有些呆滯,緊握著韁繩的手微微顫抖。

父母相互攙扶著,眼中滿是憂慮。母親田紅娘先開了口:“巢兒,此去長安,路途遙遠,你可要照顧好自己啊。”

黃巢沉默片刻,說道:“阿娘,您放心。”

父親黃宗旦眉頭緊鎖:“兒啊,若是不中,也莫要氣餒,早些歸家。”

黃巢咬了咬嘴唇,說道:“阿爺,兒子定要爭這一口氣。”

姐姐黃鳳兒走上前,遞過一個包裹,說道:“弟弟,這裏麵是些幹糧和衣物,莫要虧待了自己。”

黃巢接過包裹,點了點頭。

小妹黃秀兒扯著黃巢的衣角,帶著哭腔說道:“哥哥,我會想你的。”

六弟黃存抹了把眼淚,說道:“大哥,你一定要給咱們家爭氣。”

七弟黃鄴哽咽著說:“大哥,一路小心。”

八弟黃揆緊握拳頭,說道:“大哥,等你回來。”

九弟黃欽、十弟黃秉齊聲說道:“大哥,我們等你的好消息。”

黃巢看著家人,眼眶泛紅,想道:“此去不知是何結果,但願能金榜題名,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孟楷和趙璋也依依惜別,孟楷說道:“舉天兄,此去長安,定要一展宏圖。”

黃巢點頭道:“阿楷,借你吉言。”

趙璋拍了拍黃巢的肩膀:“阿巢,我們等著你衣錦還鄉。”

黃巢苦笑一聲:“但願如此。”

孟楷和趙璋陪著黃巢走了一段路,孟楷說道:“舉天,到了長安,凡事多留個心眼。”

“阿楷放心,我自會小心。”

趙璋也道:“阿巢,若有難處,記得捎信回來。”

“好!多謝二位兄弟。”

此時,天色漸亮,風呼呼地吹著,黃巢的衣角在風中飄動。

他望著前方未知的道路,心中滿是忐忑,思索:“此去長安,不知會遭遇何種艱難險阻。”

孟楷和趙璋停下了腳步,孟楷喊道:“阿巢,一路保重!”

趙璋也喊道:“舉天,保重!”

黃巢深吸一口氣,翻身上馬。

馬蹄揚起一陣塵土,他回頭望了望送行的家人和好友,想道:“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黃巢揮了揮手,策馬而去,身影漸漸消失在遠方。

黃巢策馬疾馳,白馬的四蹄在黃土路上揚起陣陣塵煙,朝著太原,王鐸所在的方向而去。

隨著曹州的輪廓逐漸模糊於身後,城市的喧囂與繁華被無垠的荒野所取代,隻餘下風的低吟與馬兒的喘息聲交織在這片空曠之中。

幾日來,黃巢遵循著日出而行、日落而息的節奏,每到夜幕低垂,便尋一簡陋客棧棲身;天色微明時,則繼續他的征途。

沿途,他目睹了村莊的凋敝與田野的荒蕪,心中暗自揣測著這背後的原因,卻未曾料到,命運會在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的午後,給他帶來一場意外的邂逅。

這一日,馬蹄聲在空曠的道路上回響,顯得格外清晰而孤寂。

突然,一抹不尋常的陰影吸引了黃巢的注意,它靜靜地躺在路邊,仿佛是這荒涼世界中唯一的靜默者。

黃巢勒緊韁繩,白馬緩緩停下,他凝視著那團陰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預感:“這荒郊野嶺的,莫不是匪盜在此埋伏?”

摸了摸背後的赤霄劍,黃巢冷冷一笑:“我尚有幾分拳腳,況且有赤霄劍在手,怕你怎的?”

——————————————————————————

本章標題選自唐 · 白居易《宿清源寺》我生寄其間,孰能逃倚伏。

往謫潯陽去,夜憩輞溪曲。

今為錢塘行,重經茲寺宿。

爾來幾何歲,溪草二八綠。

不見舊房僧,蒼然新樹木。

虛空走日月,世界遷陵穀。

我生寄其間,孰能逃倚伏。

隨緣又南去,好住東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