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紫衣挾刀斧(2 / 3)

“史元忠縱兵劫掠,害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此等暴行,天理難容。”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對史元忠的憤怒與不滿。

王鐸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黃兄果真是性情中人,與我心有戚戚焉。不過,僅憑義憤,又能改變什麼?我們需要更實際的行動。”

黃巢微微一怔,他從未想過王鐸會如此直白地提出行動。

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對王鐸的戒備,也有對改變現狀的渴望。

“王兄有何高見?”黃巢試探性地問道,目光緊緊盯著王鐸,試圖從他的表情中讀出更多的信息。

王鐸緩緩踱步至窗邊,背對著黃巢,聲音低沉而充滿誘惑:“舉天,你我皆知,這世道不公,庶族子弟難有出頭之日。但若能借此機會,除掉史元忠,不僅能為百姓除害,更能為你謀取官職,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黃巢聞言,心中一震。

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被卷入這樣的陰謀之中,但王鐸的話卻像一把鋒利的刀,精準地切中了他的軟肋——對功名的渴望與對現狀的不滿。

他思索片刻,終於開口:“王公子此言差矣,我黃巢雖非聖賢,但也知道是非曲直。史元忠雖有罪,但應由朝廷法度來製裁,而非私下行刺。”

然而,王鐸似乎早已料到黃巢的猶豫與掙紮,他轉過身來,目光如炬:“黃兄,你我都清楚,這世道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有時候,為了更大的正義,我們必須做出一些犧牲。”

黃巢沉默了,他心中的天平在搖擺不定。

一方麵,他對史元忠的暴行深感憤怒;另一方麵,他又不想成為王鐸手中的棋子,卷入這場陰暗的陰謀之中。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他心中響起:“我若能幫助除掉史元忠,不僅能為百姓出一口氣,或許還能借此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個念頭如同一顆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迅速蔓延開來。

最終,他做出了決定:“好,我願意助你一臂之力,但前提是,事成之後,你和陳將軍必須兌現你的承諾。”

王鐸聞言,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黃兄果然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我合作,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隨著黃巢的一聲應允,裏屋的門簾輕輕掀開,陳行泰緩步而出,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與感激。

“黃先生大義凜然,陳某感激不盡!”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卻也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算計。

黃巢淡然一笑,目光卻未曾離開陳行泰半刻,心中暗自思忖:“此人看似豪爽,實則心機深沉,與王鐸無異。”

但轉念一想,那盧龍節度使史元忠的暴行,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讓他無法視而不見。

“我黃巢雖非聖人,卻也知大是大非。此行,既是為了大義,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

回到客棧收拾行裝,黃巢把一切都告訴了曹憶織。

曹憶織目光溫柔地望向黃巢,眼中滿是支持與理解。

她輕聲說道:“舉天,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

黃巢感激地看了曹憶織一眼,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深知,這一路走來,曹憶織始終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收拾停當,黃巢和曹憶織共乘一騎,與陳行泰及其手下兵士,踏上了前往幽州盧龍軍駐地的旅途。

沿途,塵土飛揚的官道上,景象淒涼而壓抑。

盧龍軍的士兵們如同遊蕩的野狼,肆意穿梭在原野之中,他們的身影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最不願意見到的陰影。

黃巢騎著馬,緩緩行進在路上,目光不時掠過路旁那些飽受欺淩的百姓。

“這世道,何時變得如此不堪?”他心中暗忖,目光掃過那些兵痞囂張跋扈的麵容,心中充滿了憤怒與無奈。

他們手中的刀斧,本應是用來抵禦外敵、保護家園的,如今卻成了他們欺壓弱小、彰顯威風的工具。

“舉天,你看這些盧龍軍的兵痞,真是無法無天。”一旁的曹憶織輕聲說道,她的聲音裏帶著幾分不忍與憤慨。

她望向黃巢,希望能從他那裏得到一些安慰或是共鳴。

一位老嫗跪在地上,雙手合十,顫抖著聲音向一名士兵乞求放過她懷中的孫兒,但那士兵隻是冷笑一聲,一腳將她踹倒在地,孩童的哭聲瞬間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