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此,宇劍佑心中除了震驚便隻留下了歎服,這位前輩千年如一,如此的癡醉於劍是以老天也待他不薄,話說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用在這位老前輩身上卻是再合適不過了。想到這裏,宇劍佑心中頓時生出了一種明悟,那便是修仙之路本就一往無前,除此之外,於癡處出真知,於癡處得大道卻是亙古不變的至理。
此時宇劍佑隻覺得手裏捧著的不僅僅隻是一本劍訣,更是那位前輩一生“癡”的結晶,接著往下翻去,第二頁便是這禦劍化龍訣的總綱了,隻見那泛黃的書頁卻是這樣記著:“禦劍之法,招式萬千,然其根本者,則不過刺,斬,截,撩,掃,崩。是以欲將化龍,必先禦劍,欲將禦劍,必將以上六法練至爐火純青之境。夫劍法境界者,一曰劍招,二曰劍術,三曰劍勢,四曰劍意,五曰劍境,六曰劍界,七曰劍心。劍招者,一刺一斬,都可為之,劍術者,劍招之變化也,劍勢者,禦劍之人與劍心有靈犀,人之力劍之氣相輔相長,聚而成勢,劍意者,人中有劍,劍中有人,人劍合而生意,劍境者,人劍合一之後,引天地之力,加威於劍,遂成劍境。”
宇劍佑看到此處,心裏有些鬱悶,這禦劍化龍訣總綱裏將劍法境界分為七重,可是這一頁紙,恰好在後麵劍界和劍心兩境界時模糊掉了,卻是想了解也無從下手。不過隻看對這前五重境界的描述,就已經讓人望而生畏,劍法和劍術還好說,這後麵的劍勢,劍意和劍境竟是讓人一點頭緒也沒有,至於如何達到更是無從談起了。
不過此時想那麼多也沒用,還是老老實實從開始學起才好,宇劍佑接著便往下翻去,看到了這第一幅圖案,隻見一白衣青年將劍斜刺前方,青年頭頂上此時漫天的金龍飛舞,令人眼花繚亂,圖案下方一行字,上書:飛龍在天劍刺人。宇劍佑看著這一幅圖卻是學了許久,仍舊沒有學會。
幾天時間過去了,這禦劍化龍訣竟是沒有一點進展,此時宇劍佑也有些心煩氣躁。這一日清晨,很早便起來向著雪峰下麵飛去,卻是在這雪峰呆了這麼久,竟然還沒有下到山底去一探究竟,宇劍佑一想到此,便覺得不可思議。這半年來幾乎每天都沉浸在修煉之中,而這禦劍化龍訣竟是一點法門都沒摸到,是時候該到處走走,散散心了。
大約半個時辰,宇劍佑終於下到了山下,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即便是一身輕功不錯的宇劍佑,也沒能幸免。原本宇劍佑覺得下山不過片刻的功夫,可是當下了大約一半雪峰的時候,那山底傳來的猛烈罡風卻是差點吹得宇劍佑皮開肉綻,原來這雪峰極寒之處竟不是在山頂,而是在山底,至於整座雪峰中間,卻是溫度最高處。因此後半段路程,宇劍佑也不得不減緩下墜的速度,慢慢的飛向山下。
到了山下,此地的溫度卻是比雪峰頂峰還要還冷許多,幸好宇劍佑此時體質相較從前已經好了太多,況且一身修為也已臻至人元境巔峰,是以此時還覺得能夠忍受。放眼望去,自己身前這座雪峰卻是高大獨立,占據了視線的一半,剩下的一邊,遠遠望去那雲霧彌漫之中幾座山峰若隱若現,竟是有一座也是滿山雪白,想必應該也是一座積滿冰雪的山峰吧。
四處瞎轉悠了不知多久,竟然已經能夠看清那一座冰雪山峰了,不過此時望去,那山峰半腰處,卻是一片漆黑如墨,此處看去便像似這雪白的巨人圍著一黑色腰帶一般,煞是矚目。宇劍佑一心好奇之下,一直注視著那一片墨色,不想那一片漆黑竟然會沿著山腰扭動,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為了一探究竟,宇劍佑卻也是顧不得暮色將要降臨,徑直朝著那座冰雪山峰走去。
那座冰雪山峰雖然眼見就在眼前,可宇劍佑這一去,竟是足足走了一夜,就這中間翻過好幾座矮峰時,基本都是使用天衍步法飛行而過。卻是到了第二日清晨,宇劍佑才趕到這座冰雪山峰之下。從近處仔細打量去,這座冰雪山峰一點兒也不比之前自己待的那座雪峰小,甚至就連這山腳下的寒氣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山腳向上望去,此時已經看不見那一片漆黑如墨,宇劍佑看著上麵那高聳入雲的山峰,終於還是決定在山腳下歇息半晌,趕了一夜的路,此時就算沒走累也困了,畢竟還沒到築基期,可以辟穀,就是幾天幾夜不吃不喝不睡覺也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