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6月2日,是無線電通信誕生整整25周年,美國《紐約時報》對這一曆史性的發明,發表了一篇簡短的評論,其中有這樣一句話:“現在,人們每年接收的信息是25年前的25倍。”

對這一消息,當時在美國至少有16個人作出了敏銳反應,那就是創辦一份文摘性刊物。在其後三個月時間裏,這16位有先見之明的人士,不約而同地到銀行存了500美元的法定資本金,並領取了執照。他們到郵政部門辦理發行手續時,卻被告知,該類刊物的征訂和發行暫時不能代理。如需代理,至少要等到第二年的中期選舉以後。

得到這一答複,其中15個人為了免交執業稅,向出版管理部門遞交了暫緩執業的申請,隻有一位叫德威特?華萊士的人沒有理睬這一套。他回到暫住地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個儲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個信封,裝上征訂單寄出去。

在世界郵政史上,這2000個信函也許根本不算什麼,然而,對世界出版史而言,一個奇跡卻誕生了。到20世紀末,這兩位年輕人創辦的這份文摘刊物——-《讀者文摘》,已擁有10種文字48個版本,發行範圍達127個國家和地區,訂戶1.1億,年收入5億美元,在美國百強期刊排行榜上,幾十年來一直位居第一。

成功者絕不等待時機的成熟,等待時機成熟也就意味著失掉機會,失去了最容易獲得成功的機會。當你覺得沒有任何風險而決定去從事某項事業的時候,你已經失去了最佳的時機。當你跟著別人的腳步,你所獲得的成功也就無法超越他人了。德威特?華萊士夫婦也一躍成為美國著名的富豪和慈善家。

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而成功者卻很少,很多聰明人在已經具備了可以成功的基本條件時,仍在等待很多的條件,從而失去了機會。抓住每一個機遇,利用自身所擁有的每一點優勢,立即投身進去,從而讓自己成長起來。

記住這樣一條公理:成功者決不等待時機的成熟。總是在最前麵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是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當膽小鬼掉頭逃跑的時候,勇敢者選擇的卻是衝在前麵。同樣,對於一個企業或是一個想要獲得成功的人來說,總在前麵就意味著可以最先捕捉到先機,同樣的條件下,走在前麵的總是最容易獲得成功和客觀利益的。

西點智慧

西點人必須挺起胸膛走路。對於軍人,這既是一種姿態要求,也是一種氣質要求。走路必須高昂著頭,挺直腰杆,既有軍人的雄健威武,又有紳士的儒雅風度。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來看,有意識地與自身的恐懼做鬥爭,培養敢於冒險的精神,才是徹底戰勝疾病、戰勝困境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