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奇異詭譎的UFO(下)(3 / 3)

嚴守UFO墜落機密

1948年2月的一天,位於美國西南部的慕羅科、聖達費、科羅拉多州西南部的3個空軍基地的雷達熒屏上突然出現了UFO,但很快UFO的影像就又突然在雷達熒屏上消失了。有人判斷,UFO墜落的可能性非常大,並計算出了墜落地點可能在亞茲鐵克西方的空地上。於是,軍方立即派出部隊對UFO進行搜尋。

果然,士兵們在指定地點找到了墜毀的UFO。不知什麼原因,UFO除一個窗戶被打破外,其餘部位均完好無損。士兵們在其內部發現了身高約為1米的12位乘員,但全部都已死亡,死因可能是窗戶的洞引起艙內減壓所致。他們的屍體在慕羅科基地保存了一段時間,後來為了檢查而移送到萊特皮森基地。

美國前國家安全局職員、後來成為飛碟監視組織研究部長的托德布科爾,曾在國家安全局任職期間駕駛F-94戰鬥機時,收到過來自德州戴耶斯基地雷達觀測人員的無線電通訊。當時,托德布科爾駕駛戰鬥機預定飛行至新墨西哥州的艾爾巴卡基上空進行飛行訓練。當他剛剛飛離戴耶斯基地時,雷達觀測員突然報告,一架UFO出現在華盛頓上空,並以時速3200千米的驚人速度向南飛行。托德布科爾很快發現了這架UFO的蹤影,但顯然,想要追上UFO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一會兒,UFO就突然從雷達熒屏上消失了。根據計算,UFO可能墜落在得克薩斯州的德雷歐鎮附近了。

托德布科爾迅速返回基地,改駕小型運輸機趕往現場。當他到達時,陸軍的特種部隊已經守在了UFO墜毀現場,還用布篷罩住了整個UFO。事後,住在佛羅裏達州的前空軍憲兵司令官講述了當時的情景:UFO的直徑約27米,金屬外殼,裏麵還有一具身高約1.35米的外星人屍體,死者隻有四根手指。

1952年關於UFO墜落事件的報告非常多,美國新墨西哥州就曾發生過一起UFO墜落事件。

當時,正在新澤西州的佛特曼瑪斯基地執行秘密任務的T先生被召到放映室,觀看了一部極其特別的電影。在沒有任何說明的情況下,影片便開始了播放。16厘米的放映機播放著熟悉的沙漠景象,但就在這司空見慣的畫麵中,卻有一個不同尋常的銀色大圓盤。

攝影機的鏡頭剛拉近圓盤,圓盤的底部便開啟了一道門。這時,畫麵轉變成了穿著工作服的軍方人員,他們正圍著圓盤觀察、交談著。從軍方人員的身高以及圓盤的比例來看,圓盤直徑有5~6米。這時,鏡頭再次切換了,畫麵跳到一個似乎是圓盤內部的空間中。觀眾能夠看到空間內有配電圖和幾個杠杆,但沒有什麼複雜裝置。

下一個畫麵則令人無比震驚:在一張長桌上,並排放著3具屍體。很明顯這並非人類的屍體,他們的頭部很大,麵部特征像蒙古人種;臉的中央有一個類似鼻子的小洞;沒有頭發,皮膚蒼白,穿著剪裁合體的製服。

為什麼要讓他們看這部影片呢?T先生最初以為是要他去執行相關任務,可就在他看過影片的兩個星期後,基地的情報少尉卻警告他們:“必須忘掉以前所看的那部影片!”這使T先生相信,這絕非一部單純的紀錄片。

如果隻是一部單純的紀錄片,為什麼軍方對此嚴格保密呢?難道紀錄片中的畫麵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場景嗎?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遭遇幽藍色UFO劫持

41歲的巴比羅是巴西聖保羅州公眾圖書館的館員,同時也是兩個女兒的父親。1973年5月22日這天,一件怪事的發生令這位父親終生難忘。

這天淩晨3點,天還下著雨,巴比羅開著汽車回家。為了減少路途寂寞,他打開了收音機。當汽車接近一個小山坡時,奇怪的事情便發生了—收音機突然沒有了聲音,巴比羅反複調試也無濟於事。與此同時,車子引擎漸漸慢了下來。巴比羅立即換成了二擋以增加動力。

突然,一束直徑約20厘米的圓形藍光射進車裏。這道光慢慢移動,掠過汽車裏的工具箱、座位、裝有私人文件的手提箱、車頂以及巴比羅的雙腿。當這光線掠過工具箱時,巴比羅居然透過藍光看到了汽車的引擎。巴比羅感到十分疑惑:“為什麼月亮會有這麼奇怪的光學能力呢?”突然,他意識到外麵正下著雨,天空烏雲密布,哪裏會有月亮呢?

就在這時,一道明亮的藍光從正前方的山崗照向巴比羅。光源迅速接近他,並且越來越亮。巴比羅以為這是一輛迎麵駛來的貨車,便趕緊把汽車開到了路旁,以免相撞。令人想不到的是,“貨車”竟然始終朝他靠近。巴比羅慌忙俯下身用雙手抱住頭。

可是過了一會兒,“貨車”並未經過。巴比羅慢慢爬起來,想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當他坐起來時,突然看見在車外15米遠的地方懸停著一個離地麵10米的物體。感到悶熱和窒息的巴比羅想透透氣,便開門走出了車外,但他發現外麵同樣悶熱難耐。

這時,一陣嗡嗡的聲音響了起來。巴比羅這才恍然大悟,眼前的物體不是貨車,也不是直升機,而是一個從未見過的飛行物。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兩麵隆起的盤子,厚約7.5米,寬11米,表麵是黑灰色的,發著幽藍色的光芒。這個“盤子”的內部異常明亮,看不到光源。

就在巴比羅觀察著眼前的UFO時,一個“透明的布幕”從右邊慢慢移動過來,把UFO包圍了起來。當UFO被完全包住後,悶熱和窒息感瞬間消失了。同時,一根“管子”從UFO底部伸向地麵。

巴比羅忽然意識到了危險,便驚慌失措地向樹林跑去。跑了20米後,他感到有東西正在抓他的背。巴比羅奮力揮動手臂,卻發現背後什麼都沒有。他轉過身去,發現那個奇怪的飛行物還在,有一道直徑約20厘米的藍色光柱從它底部邊緣射出。當藍光碰到汽車時,巴比羅看到了引擎、座椅和整個車子的內部。他絞盡腦汁也無法理解眼前的現象。由於極度緊張,巴比羅最終昏了過去。

一個小時後,兩個年輕司機發現了趴在地上的巴比羅。當時,巴比羅的汽車開著前燈,右前門敞開著。兩個年輕人立即趕到警察局,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警察趕到現場後,發現巴比羅毫無知覺地趴在雨裏,一張巴西北部公路地圖落在車前,手提箱被打開,裏麵的相片、公文等散落各處。他們把巴比羅翻轉過來,巴比羅這才慢慢蘇醒。

巴比羅鎮靜下來後,就將發生的事告訴了警察,並確認地圖、公文和照片等本來是鎖在手提箱裏的,而鑰匙在他的口袋裏。奇怪的是,沒有任何東西被偷,汽車也完好無損。

當天下午,巴比羅感到背後及臀部輕微發癢。第二天,發癢的地方皮膚出現了不規則、無痛感的藍紫色斑點。不久,這些斑點又變成了黃色,就像淤傷一樣。

巴比羅遇到的究竟是什麼呢?他所見到的不同尋常的飛行物會不會是幻覺呢?醫學博士在對巴比羅進行了認真檢查之後,肯定巴比羅的心理狀態和環境適應力都很正常。經過一係列的化驗和分析,醫生在斑點上找不到任何異物,腦電圖也很正常。後來,兩個催眠組織對巴比羅進行了催眠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巴比羅的經曆確有其事。於是,有人猜想,巴比羅遇到的一定是飛碟,而吸引了飛碟的,正是巴比羅鎖在手提箱中的巴西地圖。

與UFO空中較量

UFO真的戰無不勝嗎?其實,在人類遭遇UFO的事件中,曾有過許多人類與UFO發生衝突的記錄,其中包括許多UFO被擊落的事件。

1948年10月,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喬治·可曼少尉與小型UFO發生了將近20分鍾的近距離空戰。這件聳人聽聞的事件就是UFO史上著名的“可曼事件”。

10月1日晚上9點,北達科他州伐可基地的上空已被黑夜籠罩。可曼少尉與同事結束了P-51戰鬥機的訓練飛行,正要返回基地。當可曼少尉對控製塔台請求著陸時,忽然看到飛機下麵有奇怪的光芒正在一明一滅地閃著。

控製塔台聯絡說有架小型飛機由南方飛近,可能就是那架飛機的燈光。當一個亮光接近之後,可曼少尉確定那是一架小型飛機。但在300米高度的地方,仍然可看到先前的亮光。控製塔台副控製官接受可曼少尉再確認的請求後,抬頭看著天空,隻見在小型飛機的上方有白色的光清晰地映入眼簾,正以極高的速度向西北移動。

觀察那物體2~3分鍾之後,可曼少尉與控製塔台取得聯絡後便追了上去。當時高度約300米,光體以極高的速度移動著。可是,可曼少尉一接近,光體就向左旋轉。可曼少尉緊追不舍,光體又快速轉向且向上爬升,可曼少尉繼續追了上去。

此時高度在1500~2100米之間。光體的速度越來越快,可曼少尉判斷他的P-51已經追不上了,便先發製人發起攻擊。當光體左轉時,他以最快的速度從右邊展開攻擊,以為大概免不了要發生衝突了,但光體卻從他的飛機上方約150米的地方飛過去。在交錯的那一瞬間,他看到光體直徑約20米,泛著白色光芒。

上升之後,可曼少尉再次看到了那個光體。但這一次光體卻向著他直逼過來,此時光體已不再一閃一滅,而是呈現出雪白的光芒。在發動攻勢之前,光體再度極速上升,可曼少尉連忙追了上去。

飛機上升到4300米的高度,但光體在大約6000米處輕鬆自在地飄浮著,似乎在看著已經喘不過氣來的 P-51。可曼少尉一展開攻擊,光體便後退,然後迅速地反擊。可曼少尉閃過之後,再左轉回身反擊。就在兩機空戰的情況下,可曼少尉和光體已經來到代可東南約40千米的地方。這時P-51的高度約4300米,而光體位於飛機下方約3300米的高度。

可曼駕駛飛機極速下降,光體立即上升。但是光體途中又更改方向繼續上升,不久後便消失了。晚上9點27分,20分鍾如惡夢般的空中戰鬥終於結束了。可曼相信飛行物體的行動一定是由具有高度智慧的控製者支配著的。

UFO事件的相繼發生使得神經緊張的美國航空宇宙技術情報中心在24小時內開始展開調查,但是最終一點線索都沒有。當時,附近沒有其他飛機存在,僅僅在東北部有觀測極光的活動。專家們檢驗出可曼的P-51飛機比同型飛機的放射能高出許多,隻不過被認為是長時間處在高空的結果。可曼的證言也含糊不清,無法掌握正確的狀況。

可曼少尉所見的發光物體難道是氣象台的氣球嗎?氣球當時確實飄浮在基地的上空。隨風搖曳的氣球閃閃發光,巨大的尺寸和可曼以及控製塔台的目擊證人描繪的一致。

但在正式記錄上,將可曼的“迷你UFO”說成是氣球,也有可疑之處。雖然基地上空的光芒聲稱是氣球的說法也無可厚非,但是UFO在上空激烈交戰的動向,仍無法確切說明。

還有人提出一種新說法,就是可曼看到的物體最初是氣球,但是當他極速上升,一時失神之際,所見到的實際上是木星。根據無線電探空儀的觀測記錄,事件發生的當夜,溫度惡化,據說大氣很適合透鏡反光效果的氣象。

“木星說”可充分解釋可曼認為UFO是白色發光物體的證言。畢竟,對於可曼而言,繼追蹤氣球之後,在神經錯亂的狀態之下很有可能和木星演出了一場“空中戰爭”。這種說法切實可信,但很多人更願意相信可曼上尉所遭遇的是來自外星的飛碟。

宇宙中偶遇UFO

1989年3月14日,美國航空太空總署發射的太空船“發現者”號突然發出緊急信號:“這裏是發現者號,我們仍然受到UFO的監視!”

“仍然”受到監視是什麼意思呢?是這艘飛船在發射之後一直遭受UFO監視嗎?最奇怪的是這麼重要的消息為什麼會被泄露出來呢?難道是有人故意在開玩笑嗎?

發出這一訊息的時間剛好是“發現者”號發射之後的2小時45分鍾,此時它正位於夏威夷南部的上空。

從事調查該事件真實性的人叫羅伯特·艾斯拉,他是前美國航空太空總署太空計劃專家,曾住在美國的馬裏蘭州巴爾的摩市。艾斯拉發現,由“發現者”號所發出的訊號以及電視傳播可以計算出某種信息。

“通常由太空艙所發出的訊號,並不直接傳送到我這邊,中間還需要經過很多手續,將那些不恰當的情報刪除,隻把經過挑選的部分向社會大眾宣布。”艾斯拉表示:“和太空艙交換的信息傳到我們這裏一般要經過下列幾個途徑:太空艙發出訊號,第一步經人造衛星送到人造衛星轉播站,再以電波的形式送到新墨西哥州的懷特桑斯接收站,在此處調整後,再經由華盛頓科達特太空中心,最後由休斯敦肯尼迪太空中心傳送出去。信息在太空中心的時候,內容會被研究,傳送前先去除不恰當的部分,隻將沒有問題的部分通過電視與廣播等大眾媒體介紹給社會大眾,這就是‘美國航空太空總署選擇性谘詢’。”

但是“發現者”號的情況則不同,它的訊號直接發送到了設在華盛頓科達特太空中心內的業餘無線電電台。也就是說,訊號在檢查之前原封不動地被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成功地錄了下來,時間是當天早上6點半左右。

艾斯拉回憶說:“我正在睡覺,突然聽到奇怪的聲音訊號:‘休斯敦,這裏是‘發現者’號,出事了,艙內著火!’我頓時爬起來。前一天晚上裝的錄音帶用完了,於是趕緊換上新的帶子,那時是6時37分。5分鍾以後,我成功地錄下了這一訊號。”

但奇怪的是,“發現者”號若無其事,在3月18日安全返回了地麵。是艙內起火並不嚴重,還是有人在搞惡作劇呢?

艾斯拉分析情況後認為,如果訊號是假的,那麼應該是為了嚇人而製造出的誇張語氣,或是存在不協調的緊張感,但是經過多次反複聽了以後,發現所錄的訊號並沒有任何奇怪之處。

此外,艾斯拉也對所錄到的聲音進行了分析。當時的飛行員是以麥卡爾·克茲指揮官為首,另外還有約翰·布拉哈上校等5位。

如果上述訊號是真實的話,那麼發出訊號的人應該是他們中的一員。艾斯拉分析了這5位的聲音,推測應該是布拉哈上校。

“訊號是由電波的形式經由各個轉送站的,所以聲音有很大的變化,要加以100%確定很難。”艾斯拉說,“不過與電視新聞節目所發出的聲音相比,聲調和語氣與布拉哈上校很接近。”

對比了節目原始錄音帶,聲音的確很像布拉哈上校的聲音。盡管有些部分不是很清楚,但不管是尖銳聲音還是斷斷續續的停頓腔調,都可以肯定這是上校的聲音。

艾斯拉曾直接向上校詢問此事,但是上校卻回答說根本沒有這回事,並且還是頭一次聽說呢。艾斯拉覺得上校並不與他合作,他的話是否真實不清楚。當然,宇航員的確有義務保守國家機密,自然會否認飛碟監視的事情。最後,艾斯拉隻好尋求科學上的解釋。他將訊號的錄音帶交給專家,分析聲音的聲紋,而要得到正確的結果,最少需要20個詞句,但此訊號隻有14個詞句,所以無法明確地作出判斷。

由各種不同的渠道得知,事實上有人類以來,外星人就常常飛到地球,注視著我們。人類如同實驗對象一般,長期受到外星人的觀察和研究。在遠古時代,這種注視並沒有危險性存在,因為未開化的人類並不具有傷害外星人的能力,在他們的眼中,人類隻不過是低等的野蠻人罷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步了,已經能夠運用高等科學技術,雖然在外星人來看還是不足以和他們的科技相提並論,但也逐漸進入足以威脅他們的初步萌芽階段了。

難道說外星人對於人類的監視是因為他們感到了威脅嗎?或許,人類終於有能力飛向外太空了,這對外星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危險,因此有必要特別注意人類的動向,並進行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