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維生素等於一夜的安眠?
吃大蒜和韭菜可以增加性功能?
胡蘿卜能幫助愷撒大帝獲取勝利?
這些看似怪誕的“偏方”背後都有著同一個東西的影子——安慰劑。
當安眠藥遇上維生素
心理安慰劑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早在幾百年的英國,臨床醫生就發現了這麼一個神奇的現象:晚期病人在服用醫生給予的維生素、葡萄糖片等沒有藥理作用的藥劑時,常常因為醫生鼓勵性的話語——這是一種特效藥、這是最新研製的專門治療你這種病的藥,而產生信心,並在心理作用下得以痊愈。並不具備藥理作用的安慰劑,卻對服用者產生了神奇的效果,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強大力量。
在這個世界上,有經濟適用房、經濟適用男,但是你一定不知道還有日本的經濟適用藥。
這種經濟適用藥雖然神秘卻很簡單,它的成分就是簡單的維生素。在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失眠症困擾著很多年輕的上班族,使得他們不得不服用大劑量的安眠藥來維持最基本的生理睡眠。但是因為長期服用安眠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十分大,於是日本的醫生就借助病患對於醫生的信任,把維生素當成安眠藥開給那些重度失眠病人,並對其聲稱這是一種剛研發的特效藥。但是結果卻出乎醫生們的預想:這種神奇的“特效藥”居然幫助當時60%的病人解決了深度失眠的困擾。
之後,這種精神療法就在日本開始大麵積地推廣。而日本人也真是一個經常使用安慰劑的民族——樂觀的日本人不僅會發明一些諸如“吃大蒜和韭菜可以增加性功能”的養生方法,甚至醫院開的病例上都會直接標明“所開的藥隻能期望達到預期效果,並不是有針對性的藥理治療”。由此可見,安慰劑在日本的醫療界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藥了。
中國人常說:“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還須係鈴人。”其實這句話道出了“特效藥”的工作原理——心理暗示。
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被牽著鼻子走,或者不加反抗地接受別人的意見或想法。當這種潛意識裏的心理暗示上升為一股力量時,這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就會變成一種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便自然“進可修身治國平天下,退能治病養生得安慰”。
世間最強大的安慰劑——春藥
如何讓一件普通的東西功效百倍呢?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經曆——口耳相傳某位神醫手上有一件治病奇藥,療效快、療效好,一位病人被治好之後,附近的百姓就開始奔走相告。中國人常說“三人成虎”,當輿論上升到精神力量時,威力無比。因此,很多時候這種精神暗示的力量往往比真實的藥物更具藥用效果。
生活中這種奇藥還有很多,比如“春藥”。有時候明明隻是很普通的強健身體的補品,但是經過社會輿論的肯定和親朋好友的推薦後,便真的可以起到“非一般”的效用。這如同古羅馬人認為常吃胡蘿卜可以提高性能力一樣。他們認為當男人把胡蘿卜和大蒜一起幹嚼咽下去的時候,往往可以得到神奇的力量——不僅可以在妻子麵前樹立雄風,就算是上戰場也可以獲得上天的眷顧。於是胡蘿卜在那裏就成了和非典時期的白醋一樣稀罕的東西。久而久之,這樣的傳說居然成了傳統,據說現在的亞平寧半島,不僅遺留了許多胡蘿卜的壯陽配方,甚至當地一些少數民族女性還有用胡蘿卜製作香水吸引異性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