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1 / 2)

張寧羞惱地回頭瞥了柳氏一眼,見柳氏神色迷離癡癡站在那裏並沒有立即開口將張瑄“勸”出廳去,再加上念及兄長張煥的生死安危,心頭壓製多時的怒氣和怨氣就瞬間湧動起來。

“張瑄,你還不退下?”張寧的臉色很難看,嘴角都起了輕輕的抽搐。他咬著牙強自壓製著滿腔的火氣,一字一頓斥道,“無恥、無知、無禮,真是丟盡了張家的顏麵!”

張瑄皺了皺眉。慢慢回頭來望著麵目因為憤怒惶急而變得猙獰的張寧,淡淡道,“二哥,兄長下獄,我心亦戚戚焉。危急關頭,我們不能自亂陣腳!一切,還是要從長計議為好。”

張寧冷笑了一聲,“從長計較?你倒是說說看,怎麼個從長計較法?”

“此事非常明顯,李林甫指使吉溫誣告兄長不過是一個因由,他們真正要對付的是太子殿下,而非我們張家。”

張瑄上前一步,明是與張寧“對話”,清澈的眸子卻正視著張九鳴和張九皋兩位長輩,“正因如此,我們才不能輕舉妄動。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們任何的舉止都會引起聖上的猜忌,從而導致我們全家全族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於今之計,我們不妨先靜觀其變。聖上乃是明君,這等大案又牽涉東宮,必定會欽定慢慢查證查實,不會妄定罪名!”

“可先著人去大理寺查探消息……然後徐徐圖之。”

不能不說,張瑄的分析和判斷合情合理。李林甫是何許人,一代權相一手遮天,他眼裏怎麼會看得上張煥一個職別地位都很卑微的後生晚輩,授意吉溫誣告張煥,終歸還是想要將禍水往太子李亨身上引。

所謂當局者迷當局者亂,張九鳴和張九皋以及張寧都因為危機當頭而心神大亂,倒是張瑄作為一個旁觀者非常冷靜看得透徹。

他無法“闡述”此時張家投向李林甫必有彌天大禍的根由,但卻可以點明其中深層次的利害關係,以張九鳴和張九皋多年為官的政治智慧,自然不難明白其中的關節。

張九鳴和張九皋交換了一個眼神,暗暗點了點頭。

“靜觀其變?徐徐圖之?純屬無稽之談!此等重罪,聖上震怒,問罪刑罰不過是旦夕之間,再不著手營救,兄長定會沉冤似海慘遭橫禍!叔父大人,小侄這就去籌備財禮,還望叔父大人出麵……”

張寧怒不可遏,怒視著張瑄,看那架勢,如果不是有兩位長輩在場,他定然會衝上前來狠狠地扇張瑄一個響亮的耳光!

張瑄歎了口氣,無奈地望著張寧,沉聲道,“二哥,你太衝動了!”

“天寶五載,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兼領河西節度使,正月,皇甫惟明與韋堅及太子殿下私會於景龍道觀。李林甫指使禦史楊慎矜構陷太子……但結果如何?聖上雖然處置了韋堅和皇甫惟明,但唯獨沒有動太子。”

“皇甫惟明的兵權移交給朔方、河東兩道節度使王忠嗣。王忠嗣與太子亨關係親密,朝野人人皆知。太子殿下有驚無險,李林甫亦無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