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霧裏雲陀莫自嗟(2 / 3)

也是巧了,那觀主行至半山腰時,前頭看見個挑擔老漢,步履疾疾,擔中陣陣酒肉濃香,撲鼻而來。

那觀主揮鞭駕驢至老漢身旁道:“貧道雲陀山硯隙觀觀主莫自嗟,敢問老丈何如稱呼?”

老漢不理觀主,埋頭走道:“有話直說,莫耽擱了老頭我的腳程,前擔子可是家中兒子獵來的野鹿,蒸鹿脯,烤鹿腿,配著酸筍甜桃,後擔子是兒媳巧手製的野參枸杞花釀酒,趁著鎮上將晚未卸,好賣幾個錢來才要緊。”

觀主聽了喜不盛姿,正要開口。那老漢又說道:“前擔子三百文,後擔子八百文,席上酒肉不相離,休要做那買酒不買肉,買肉不買酒的心思,縱使你多給個一百二十五文,也是談不攏的。”

觀主啞然一笑,不想這山居老者竟如此精明,這兩擔酒肉價錢若是再多了些,就有了宰客之嫌,若叫的少了,不免有物賤之疑,價錢極為貼心之餘還將自己那點心思都估算到了,挑不出半點的紕漏。

老漢卸下擔子,擦汗道:“東西雖是粗製,但也是山中珍饈,不比濁物。鹿肉雖禁不起隔夜,可用鹽椒醃製曬幹,隆冬拌上些木耳菌菇,煨爐下酒,也是美不可滋,若還想讓老頭子幫你挑到觀裏,可要多加五十文打發腳力才好。”

觀主拍手大笑道:“你這老丈著實有趣!再給你湊個整數,一千兩百文!也不用你挑擔,且將這擔子擔在我驢上,仔細些穩著便是。”

老漢也不客氣,將扁擔拎著,取出繩索將兩個擔子係緊後掛在驢鞍上,示意觀主前麵帶路。

山路婉轉,觀主牽驢在前,老漢不知從何處摸出一隻精雕竹籠,兩根碧綠青竹,倒惹得觀主一陣側目。偶有驢糞落地,便被老漢隨手用青竹撿進竹籠之中。

似乎是看不過觀主搖頭晃腦顧的哎自歎息故作矜持,老漢嗬嗬自言道:“閑時興起做的,沾了汙物,洗淨了也不免醃漬,下次見了,送你個新的便是了。”

觀主牽驢,昂首長聲道:“修道之人,佛祖狗屎,與我何異?”

“俗!”老漢搖頭嗤笑一聲,隨手從山道旁的青鬆上摘下一小截樹枝,一柄刻刀璨璨舞風,不一時,老漢又便將那截鬆樹枝丟與觀主。

觀主撓了撓頭,自覺這樹枝大小無甚變化,哪知定睛一看,當即便倒吸了一口涼氣,險些被驚得站立不穩。

雲如陀頭,抱笑峰頂,霧如裟衣,落影山中,便是雲陀山之來源,而此時老者丟過來的那鬆枝之上刻著的雲鬆山石,崖壁蜒遠,與遠與近,竟與腳下雲陀山是一般模樣,手中鬆枝雕成雲陀山,巧奪天工,與小處則無微不至,觀主細細看去,一溪一岩,栩栩如生,更顯氣意磅礴浩瀚,觀之目眩神迷。

觀主在鬆枝上仔細尋覓,果然在這手中雲陀近山頂上看到了自己的那一座小小道觀,心中不甚歡喜。

剛要向老者詢問從何處學的手藝時,那老者又先一步自言道:“可講不出什麼技巧,開門見山,看的多了,雕的可不就像了。”

觀主心驚神亂,滿臉疑惑,卻不追問,低頭牽驢不語。

兩人一路無話,及至觀前,觀主付清銅錢之後,珍重的向那老者行了個稽首,老者擺手謝過,踱步下山。

觀主目送老者遠去之後便朝向老者離開方向跪地不起,良久之後,耳畔竟又傳來了那老者聲音。

“浪蕩遊身懼道艱,萍浮此心無所托。

密柱縱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觀主推門入觀,快意長笑。

將晚時分,觀主便將菜蔬酒肉一並奉與暫住觀中廂房的北鬥四星君之後便拿著老者送的鬆枝雕刻獨自一人往山澗去了。

四星君久居天上,食遍珍饈,哪裏看得上這山間俗物,隻因一個個心事重重,便將送來的花釀酒分飲了,卻不想雖是凡酒但酒勁甚大,酒壇尚未見底,四星君便酩酊大醉,抱頭昏睡。

待到日上三竿,天樞星君率先睜眼,隻覺房內花香誘人,腹中饞蟲又被勾起,又去尋那酒壇,滿斟一碗,細細咂飲。不一時,天權,天璣,開陽三星君依次醒來,也不言語,具去尋那酒壇倒酒,酒本不多,輪至開陽星君,倒出半碗便已見底,壇中滾出來三隻裹葉花骨朵,綠葉惹眼豔極,花骨更顯妖冶嬌嫩。

天樞星君心頭微顫,盯著那花骨朵,一陣惶恐。

花骨朵在天樞星君注視之中漸漸綻放,花開如血,絢爛鮮紅,一行詭異黑字在血紅花瓣上漸漸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