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毛豆口味有差別(1 / 3)

給孩子起名,對於有些人來說簡單,對於有的人來說則十分苦難。其難處不在於名字的意義,而關乎抉擇。

“咱兒子究竟叫什麼,這是個問題。我認為收音機可以先發下去一批,好用來平息潮水般的起名攻勢。”

孩子滿月了,剛剛請吃了一頓,收獲不少禮物。王鵑給孩子喂奶,張小寶在一旁提供個肩膀給王鵑靠著,自己發愁。

到現在還不曾有屬於自己名兒的小家夥進餐的時候一點也不老實,每咽下兩口奶便抬眼看看在一旁聒噪的男人,目光中的不滿表露無疑。

王鵑抱著肉墩墩的兒子,壓低聲音說道:“小點聲,打擾人家吃飯是不禮貌的,實在不行,等半年禮的時候再定名字?”

“半年禮?”張小寶疑問地重複一遍,又無奈地歎口氣。

人家孩子出生,按照當地的習俗不同,有過周歲的,有過滿月的。換到自己兒子出生,先過一個滿月,居然有人提議二月禮、三月禮……滿周歲一月禮……二周禮……

每月過一次,顯得熱鬧是吧?問題是你們圖個聚會吃飯的氣氛,我們一家子不能陪你們瘋啊。

“對,半年禮。李隆基給起個名字,義父給起個名字,咱們的爺爺給起個名字,俺爸俺爹給起了名字,還有平時關係好的大臣,集賢院的學士,各報社征集的民間起名大賽,咱們不能寒了人家的心,看看能用的話就都用一用。”

王鵑說話的時候摸摸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兒子的腦袋,小家夥停下嘴,回給母親一個大大的笑臉。

張小寶眉頭蹙著,略微考慮下,說道:“難不成讓我起個阿拉伯的名字?把大家給出的名兒全用上,那是我兒子,不是他們兒子,瞎操啥心呢。還有說咱兒子五行缺火,不如小名叫火火,你看成不?”

“果然是狀元,有才。”王鵑白張小寶一眼。

“叫離離。”張小寶又想出個小名。

“呦,什麼時候夫君喜歡上易經了?”

“叫明明,總比日日跟陽陽強吧,要不火大點,叫災災,估計整個大唐都得瘋,還是明明好些,而且剛柔相濟、陰陽互補。”

“行,明明就明明,將來也是個公眾人物,要好好教,別整天給社會惹麻煩,咱家不養紈絝。”王鵑終於答應這個名字,小名兒。

張小寶顯得很高興:“看到沒,狀元的才華不是白給的,明明,多麼神奇的名字,公眾人物,這個……似乎不用等將來,現在已是,也不曉得那一大群的公眾人物在幹啥?一會兒找個人問問。”

被張小寶說起的公眾人物,此刻正帶領五百多國子監的學子們做事情。

這五百多人全是學習好的,不管你什麼身份,你爹你爺爺你姥姥是誰;也不論你家中錢財幾許,在哪裏有什麼別墅,海上有幾艘屬於你家遊玩的船隻。

以上的額外附加身份通通別說出來,誰敢提起便收拾誰,沒看皇上的嫡皇子李珺和長公主盼兒都在那裏聽話做事麼?

由於放寒暑假的關係,現在是剛剛開學不長時間,但暑假之後沒有教師節。學生不用剛剛開學先想著送老師什麼自己製作的禮物、家長請老師吃飯、舉辦什麼歌舞詩詞會。

尊師重道不在某一天,真想表現出尊敬,夫子教給你的學問你學好了,趁著哪天有工夫,親自做兩到菜,弄一壺酒,陪夫子喝幾口,論論道什麼的,夫子能高興很長時間。

今年京城國子監放假,裏麵的學子全沒走,跟其他地方上學堂的孩子不回家是兩回事兒。

地方上的孩子不走,有的是家裏大人忙,有的是沒有家,還有的是打算參加學堂布置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送報紙,比如在茶館幫人讀報,大部分留下的孩子是到商家看人家如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