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他生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但這個猜測太過驚人。

他不敢說。

也不敢往深了想。

怪不得!

怪不得啊!

怪不得,他們要跑了!

...

再收到京城的消息已經是五個月後,聽說寧王起兵造反了。

彼時,陸子衿正溫柔地抱著年幼的九思,輕聲細語地哄著他入睡。

而岑玉安則在一旁,同樣小心翼翼地抱著十安。

蘇樂悠被他寵得不像話,這個不給幹,那個不能做。

她想抱抱孩子,他也怕她會累著。

當時她生孩子時大出血,把陸子衿著實是嚇壞了,她疼了一天一夜,他在外頭哭了一天一夜。

與此同時,皇宮之內卻是另一番景象,風雨飄搖,危機四伏。

寧王率領的數十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入皇城,鐵蹄之下,昔日的輝煌與安寧瞬間化為烏有。

穆驍站在窗前,凝視著外麵紛亂的世界,心中五味雜陳。

他長歎一聲,對身旁的阿九說道:“阿九,你說,如果子衿沒有離開,朕的命運會不會有所不同,這江山社稷是否會少些波折?”

穆驍終於坐上了那個他夢寐以求的位置,然而,權力的巔峰並未帶給他預期的滿足與快樂,反而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空虛。

每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他總忍不住想,是不是自己錯了。

阿九低著頭,沉默不語。他知道陛下又在想陸大人了。

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趕來,低聲稟報:“陛下,一切已經安排妥當,請您隨屬下立即撤離。”

穆驍搖了搖頭,眼神堅定:“朕乃一國之君,豈能輕易言敗,更不可棄城而逃。”

侍衛急切地勸說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太後已經安全出宮,由陸青禹大將軍親自接應。如今,武安侯正親自在密道等候陛下,請您務必保重龍體,以圖東山再起。”

聽到“武安侯”這三個字,穆驍的嘴唇不禁微微顫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

“他要接朕去哪裏?”

“陛下。先走吧。”阿九極力勸說。

見他仍沒有動作,阿九又喚:“陛下啊!”

穆驍沉默片刻,終於咬牙說道:“走!”

隨著一聲令下,寢殿內頓時火光衝天,熊熊烈焰將一切化為灰燼。

關於這位年輕君王的結局,外界流傳著多種說法。

有人說,他在這場大火中英勇就義,以身殉國;也有人說,他趁亂逃出皇宮,從此隱姓埋名,過上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卻已無從考證,成為了一段永遠塵封的曆史。

*

永寧一年,寧王登基。

一個新的時代悄然拉開序幕,天下依舊是那盛世天下。

百姓安居樂業,似乎並未因皇權的更迭而掀起太大的波瀾。

蘇樂悠守著她的四方小院,歲月靜好。

秋月急匆匆地跑進屋子,臉色微紅,喘著粗氣,“姑爺,姑娘!”她的聲音中帶著興奮與緊張,“外頭……外頭來人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