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誌說:“阿姨,不用打電話了,我等她,沒事的。”
這時,一隻鵝搖搖擺擺地衝過來,對著勵誌凶巴巴地大叫,想啄他。
鹹魚媽媽對著鵝一揮手說:“呆頭鵝,走,不準咬。”
鵝仿佛聽懂了,乖乖地走了。
勵誌這才明白,原來剛才阿姨不是叫自己。於是問:“阿姨,為什麼叫這個鵝叫呆頭鵝?”
鹹魚媽媽說:“這個鵝是倩玉養著玩的,名字也是她起的,誰知道她咋起個這樣的名字,其實這隻鵝一點也不呆,還很聰明。倩玉很喜歡這隻鵝,沒事就帶它玩。”
勵誌心中暗喜,這是不是說明,鹹魚也喜歡自己呢?他越想越美,仿佛心裏開滿了花。他決定,這次一定要向鹹魚表白。雖然自己是內向的人,而鹹魚是外向的,但在感情這種事上,還是應該男人主動些。
勵誌一邊和鹹魚媽媽閑聊,一邊想著怎麼向鹹魚表白。這時鹹魚回來了,垂頭喪氣的,見了勵誌,才露出了笑容。
勵誌關切地問:“怎麼啦?又遇上了什麼難事?”
鹹魚歎了口氣說:“還不是為了錢,我去貸款,沒貸到。”
勵誌不解地問:“上次貸的錢應該能維持到明年的,難道這麼快就花完了?”
鹹魚說:“我是想投資養鵝,那點錢有什麼用,我想養個幾萬隻。”
勵誌擔心地說:“果園都弄不過來,又養鵝,把攤子鋪那麼大,不好吧。”
鹹魚解釋道:“養鵝和種果樹正好搭配,鵝吃草,可以解決果園裏草長得太快的麻煩,又比別人單純養鵝的成本低很多,這是一舉兩得。果園頭幾年不會賺錢,還要不斷地投錢,而鵝生長快,一年內就會有利潤,這樣資金周轉快多了。”
勵誌疑惑地問:“鵝又不是牛馬,它也吃草嗎?”
“鵝當然吃草。”鹹魚笑了,指著不遠處的鵝說,“你看,我已經養了一隻鵝,它很喜歡吃這裏的草,果園這麼大,有的是草,而且這裏有一條河經過,非常適合養鵝。”
勵誌一看,鵝是真的在吃草,看來種果樹搭配養鵝,是個不錯的方法,他為鹹魚想到了好點子高興。可是再一想,原來鹹魚養鵝是為了做實驗,和對自己的感情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就有點沮喪。
沮喪歸沮喪,勵誌還是願意幫助鹹魚,他用自己家的房子擔保,貸了30萬給鹹魚,卻沒有告訴鹹魚押的自己家房子。匆匆辦好了這件事,他繼續去外地學習。臨走,他終究還是沒把自己的想說的話說出來。
感情藏在心裏,很折磨人。勵誌常常拿出手機,想給鹹魚打電話,可又不知道怎麼說。結果每次都沒有拔出去。
一天晚上,勵誌又是在拿著手機,想給鹹魚打電話,正猶豫著,突然手機響了,正是鹹魚打來的,勵誌很興奮,立馬按了接聽。
電話裏傳來的,卻是鹹魚帶著哭腔的聲音:“我感覺自己撐不下去了。”
勵誌慌了,急切地問:“怎麼啦?是不是又遇上什麼麻煩了?”
鹹魚說,這幾天,鵝苗死了兩千多隻。勵誌聽了,也很著急,問怎麼會死這麼多。鹹魚說,她也不知道,好好的小鵝,說死就死了。勵誌安慰她,創業總是艱難的,尤其是在自己不懂的行業裏,以後有經驗就好了,而經驗,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兩人一直聊到手機沒電。這夜,勵誌失眠了,一方麵,為鹹魚給自己打電話感到高興。另一方麵,是擔心,怕那些鵝繼續死。不過,他對鹹魚有信心。
這以後,兩人很自然地經常通電話了,雖然說的都是養鵝的事,勵誌心裏還是覺得很甜。
一年的學習終於結束,鹹魚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不但把養鵝的成本掙回來了,還賺了30萬,這30萬繼續投資養鵝。
勵誌回來的第一天就去找鹹魚,鹹魚高興地交給他一個35萬的存折,說:“你把這個錢拿去還給銀行吧,其實我知道,是用你家房產證抵壓的。”
勵誌不好意思地笑了:“你怎麼知道的?”